暑假开启,许多职工家庭陷入两难:既想陪伴孩子,又分身乏术难以兼顾;既渴望孩子假期丰富多彩,又忧虑市面上托管机构收费高昂且良莠难辨。孩子假期“去哪儿”?这道假期难题,在南安市职工子女暑托班的活动实践中找到了温暖的答案。从7月起,南安市各级工会纷纷出实招“花式”带娃,打造各具特色的职工子女暑托班,共开办116个暑托班,惠及3118名职工子女。
赋能心智成长 体验心灵上的课堂
7月8日,阳光正好,南安市第五小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欢笑。一群孩子围坐成圈,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情绪小怪兽”——红色代表愤怒,蓝色代表难过,黄色代表开心。这是南安市总工会2025年“心苗行动”暑托班的特色课程——情绪管理课。在这里,小朋友们遇见属于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心智成长课,遇见那素未谋面的心理老师。
今年暑假,南安市总工会在关注职工子女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的同时,携手泉州市心路心理研究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心智成长系列课程,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抗逆力提升、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为暑托班的孩子们筑牢心理健康的坚固防线,助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为确保“心苗行动”的专业性与高质量,专业团队用专业知识和温暖关怀,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奇妙之门。在快乐的氛围下,通过小游戏领悟大道理,激发出孩子表达和分享的欲望,让孩子们了解自身情绪的“情绪三要素”,懂得什么是情绪,怎么去表达和控制情绪。这是一场有爱的心智成长旅程,通过对生命的回忆和珍重,小朋友们的成长不局限于言语,他们学会了聚精会神的创作和勇敢的冒险,学会珍惜生命中珍视的人和事,体会到团队配合的重要性,也培养了责任心,提升了沟通协作能力。
8月22日,这堂心智成长课从教室搬到了武荣公园,邀请父母与孩子共同开启了职工亲子沟通之道。他们围坐在一起共同绘制“房树人”图画,完成情绪游戏,分享最近的心情与经历,增强亲子间的信任与协作能力;他们在公园内观察动植物的成长特征、习性,培养亲子间的合作与探索精神,享受轻松的亲子时光。
这些心智成长的背后,是与孩子们进行深度的灵魂交流。“我学会了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在画画中更好的释放出来,让别人更好的了解我、帮助我。”“我学会怎么强大自己了,我开始不怕黑了。”“我学会了怎么抗挫折,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才不会被欺负。”三年级学生小林是个腼腆的男生,他悄悄告诉老师,以后面对其他困难挫折,也能像今天这样勇敢尝试、慢慢克服。
行走的课堂 解锁夏日研学记忆
脚步踏出教室的那一刻,世界就成了最生动的课本。8月6日至8日,一场专为南安职工子女定制的"成长盛宴"在厦门火热上演。南安市总工会带领30名"小主角",在鹭岛开启了三天两夜的奇妙研学之旅,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收获知识,在共同成长中增进友谊。
孩子们在厦门方特旅游度假区释放天性,开启奇幻之旅;在素有"海上花园"美誉的鼓浪屿聆听历史;在厦门植物园探索自然,拓宽视野;在厦门科技馆探秘科技,体验前沿科技成果。这场自然与人文、科技与艺术多重浸润的活动中,少数民族小朋友的热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的活泼与农民工子女的腼腆交织在一起,让原本素不相识的孩子们在游园欢乐中迅速熟悉起来,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在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学习海洋生态保护知识)
与此同时,南安市各基层工会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官桥镇总工会组织了"石趣九溪 自然探索研学营",让孩子们在溪流山石间感受自然之美;美林街道总工会开展了"探秘古厝燕尾脊·寻梦九溪童画里"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领略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能源工贸集团工会暑托班开展“消防演练”“自然探索研学”,让眼睛代替文字,让触摸代替想象,让亲历代替听说,真正践行了"行走的课堂"这一教育理念。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共同生活中学会互助,在探索发现中成长进步。
(在九溪优美的自然风光中用画笔与石头对话)
整合资源联动 打造多元趣味暑托
7月的阳光明媚,英都镇职工子女暑托班南音班中,黄老师以《风打梨》为范本,逐句解析方言唱词、传授撩拍指法,将闽南文化融入曲调中,低吟浅唱、袅袅而来,一曲古朴幽雅、委婉深情的南音传统曲余音绕梁。
金淘镇近思小学的孩子们在绿茵场上尽情撒欢,无拘无束的奔跑,感受足球的快乐,教练带着他们练习各种颠、运、控动作,训练各种一对一攻守,二三人跑动中传接球配合,场上传来孩子们一阵阵欢呼声。谢圳湟、谢佳琪、谢静恩都是留守儿童,自从父母出门打工家中缺少照顾,一到暑假,电脑、手机、游戏、电视机成了陪伴他们的玩伴。自从参加了近思小学暑托班,电脑、手机都靠边了,每天认认真真上课,跑在绿荫场上俨然成了足球健将。
(学习传承千年的“音乐活化石”——南音)
今年,金淘镇整合返乡大学生、乡贤志愿者等资源优势,采用“公益+志愿”的服务模式,在筑岩小学、近思小学、斗南小学、深辉小学、东溪小学开办29个职工子女暑托班,为790余名职工子女开办足球、排球、书法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码头镇开办14个职工子女暑托班,为470余名职工子女量身打造灯谜、象棋、毛笔书法、南音、竹竿舞等传统文化特色班,培养职工子女兴趣爱好。美林街道的孩子们在舞蹈室练习街舞,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妆糕人、漆扇、包饺子等手工课,练就了从笨拙到精致的耐心,尝到那份“自己做的”成就感。官桥镇职工子女暑托班还把家长请到了课堂参加家庭教育讲座,全方面关心关爱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眉山乡整合“党建+邻里中心”资源开设科学探索类、美食体验类、文化传承类、创意手工类和艺术设计类创意课程,为山区104名职工子女解决“暑假去哪儿”问题。仑苍镇采用“工会+机构+关工委”的办班形式,利用职工书屋等场所开办暑托班,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南安市整合职工书屋、工会驿站等阵地开办暑托班)
除了常规课程安排外,还安排了欢乐多多的烹饪课,孩子们亲手制作紫菜海蛎煎、糖粿、青团等闽南特色小吃,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动手的满足感;少儿编程、花样跳绳、趣味魔方等课程也深受欢迎。这个暑假,250名市直机关职工子女在充满欢乐与想象的创造乐园里度过愉快的假期。
据悉,南安市职工子女暑托班整合职工书屋、工会驿站、党建+邻里中心等阵地平台,充分调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团队、退休教师、社工等社会力量,发挥本土教育资源,设计兼顾传统文化与现代素养的课程,不仅打造球棋类、书法美术、南音、高甲戏、交响乐等传统文化特色班,还设置编程机器人、3D打印、电脑编程等科技类及诗词、写作等文学素养类课程,助力孩子们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市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单位、社会力量推动职工子女暑托班扩面、提质,从单纯的“暑期看护”升级为“托育结合、寓教于乐”的成长平台,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真正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南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总工会将继续聚焦职工需求,不断丰富职工子女关爱活动内容、形式,让广大职工在为南安发展奋斗的同时,能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图片由陈晓岚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