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铁路人:以“最美”为笔,绘就铁路奋进长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5 17:2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25 17: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2日,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第七届“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丁巧仁、王婷婷、孔祥配、车菲菲、李元、王超、陈永红、马万里、王中美和高明伟等10名同志光荣入选。

在交通强国的壮丽征程中,铁路作为国家发展的钢铁脊梁,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而在这庞大的铁路系统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坚守、奉献与担当,书写着铁路人的动人篇章,他们就是“最美铁路人”。这些来自不同岗位的铁路职工,是铁路精神的践行者,更是新时代的奋斗楷模,他们的事迹,恰如“点滴之力聚江河”,为我们展现了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深厚内涵。

以匠心守安全,千锤百炼筑牢铁道生命线。“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千里铁道线上,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日,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马万里26年深耕桥隧检查,在兰新高铁验收中以“一锤定音”发现隐患,总结“1+N”检查法,带领团队破解13项技术难题,多项成果获专利并推广;孔祥配精研驾驶技术,总结出“低速惯性对标法”等实用技巧,破解12项行车难题,安全行车330余万公里。他们深知每个操作都关乎生命安全,这份责任让他们在坚守中成为守护安全的无名英雄。

以创新谋突破,勇立潮头激活铁路新动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面对科技革命浪潮,铁路事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驱动。从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突破到智能调度系统的落地应用,“最美铁路人”始终站在创新前沿:王超深耕列车检修领域,在中老铁路建设中,他研发20余项工装成果,升级检修试验台,推动中国检修标准“走出去”。王中美投身桥梁焊接领域22年,带领团队完成60余座世界一流桥梁焊接,开展27项技术攻关、取得19项技术专利,填补多项国内焊接工艺空白。他们不满足于“过得去”,执着于“过得硬”,用智慧推动中国铁路在创新赛道加速前行。

以真情暖旅途,点滴服务彰显文明新温度。“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10位“最美铁路人”虽来自不同地域、岗位,却始终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车菲菲扎根列车16年,用“百宝箱”服务旅客,接棒“西子号”后创新“真情十到”服务法,建“畅行联盟”助力换乘,还发起公益团队帮扶困难群体;李元从事车站服务15年,带领团队推出“四通”服务,深耕视障旅客服务,总结“说一声、搭一把、停一下”服务法,12年帮助1600余名视障旅客。他们于细微处显担当,让铁路服务成为展现中国文明的窗口。

“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显精神”。“最美铁路人”的事迹印证着一个道理:平凡岗位从来不是平庸的注脚,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毅担当,就能创造不平凡的价值。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以他们为镜,汲取坚守的力量、创新的勇气、服务的热忱,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胡慧 陈亚)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