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温暖相伴,倾听“银龄”心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5 14: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25 14: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8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智趣润童心,科普育英才”实践队队员们携手一群热情洋溢的小学生志愿者,共同走进社区,开展了一场以“智慧助老,代际同行”为主题的科普宣讲与问卷调查活动,旨在用知识传递温暖,以倾听了解需求。

活动前期,实践队员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精心设计了针对老年人常见需求的科普内容,如智能手机基础应用、防范电信诈骗技巧、健康养生小知识等,还特别考虑到宣讲对象和合作伙伴的特殊性,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制作了图文并茂宣传单页和调查问卷。同时,实践队员们对小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简单的培训,教会他们如何耐心、礼貌地与爷爷奶奶交流,如何清晰地解释问卷上的问题,确保他们能从“被服务者”成功转型为小小“助老志愿者”。

活动当日,实践队员们结合案例,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解科学知识,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附和。到了智能手机使用环节,气氛更加热烈,同时队员们发现,小朋友们用清脆的童声和简单的语言协助解释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奶奶,牛奶和橘子一起吃不会肚子疼的,那是假的!”一位小志愿者在食品安全环节,认真地对着一位老奶奶说;另一位小朋友在协助填写问卷时,遇到一位视力不好的爷爷,他不仅耐心地放大声音读题,还积极地向爷爷了解生活情况:“爷爷,就是问您平时是从电视上,还是从儿女那里知道这些生活小常识的?”孩子们天真无邪却又无比认真的态度,瞬间拉近了与老人们的距离,消除了他们对“被调查”的潜在抵触情绪,让整个科普和问卷填写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许多老人一边笑着点头,一边配合地完成问卷,还不忘夸赞孩子们“真懂事”。

科普环节结束后,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问卷调查随即展开。问卷内容涉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具体困难等。实践队员们和小学生进行组合,耐心地协助视力不佳或书写不便的老人逐题阅读、解释题意、并认真记录下他们的每一个答案和口头反馈。这一刻,问卷不再是冰冷的纸张,而是成为了连接两代甚至三代人的桥梁。孩子们的热情和耐心极大地鼓励了老人们,他们纷纷打开话匣子,不仅完成了问卷,更分享了许多内心的想法和生活上的细节需求。

“看到爷爷奶奶学会一个新功能后开心的笑容,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一位小志愿者兴奋地说。而对于实践队员们而言,这次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锻炼:不仅将所学知识回馈社会,更从小志愿者们的纯真和老人们的岁月智慧中汲取了力量。一位实践队员表示:“这是一次真正的‘双向奔赴’。孩子们收获了助人的快乐和责任意识,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科技的便利,而我们,则体验了实践的真谛,理解了沟通与陪伴的价值。我们希望这份短暂的陪伴能汇入持续关爱老人的暖流,更希望这次‘小手拉大手’的实践,能在每个人心中种下尊老、爱老、助老的种子。”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安全意识,也探索了高校资源与社区需求、青少年教育与公益服务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为构建和谐友好的社区环境贡献了青春的力量。(图片由隋荣 张涛 赵蓉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