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闪送” “宁电入湘”工程整体正式投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2 15:5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22 15: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0日,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境内,宁夏中宁±800千伏换流站工程正式竣工投运。它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将推动宁夏送电与湖南用电精准匹配,助力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戈壁荒漠上崛起的绿色能源“高速路”

图注:宁夏中宁±800千伏换流站工程航拍图

据悉,这座工程于今年6月已完成试运行,作为宁夏践行“双碳”目标、实现新能源高比例稳定输送的创新工程,以及助力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示范工程,其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中南部地区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让“荒地”变“宝地”。这不仅对我国实现更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提高电力余缺互济、时空互补、多能互换能力有着深远影响。

精益建造夯实绿色能源“高速路”

图注:宁夏中宁±800千伏换流站工程主控楼航拍图

由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承建的中宁换流站是宁湘直流特高压工程起点站,相当于一个巨大电力能量的汇集站、交换站,建设内容涵盖高端阀厅、低端阀厅、主控楼、综合水泵房等关键设施。项目主控楼作为整个换流站的“智慧大脑”,未来站内所有设备都将在此实现统一控制,其建设质量直接关乎项目整体运行效能。在主控楼预埋件施工环节,3500余块预埋件总长度达3000余米、重达50多吨,且精度要求严格控制在2毫米之内。为达成这一近乎苛刻的标准,项目团队投入百余名专业施工人员,并创新采用特制工具及激光仪器进行标高控制,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力攻坚的双重保障,最终提前实现主控楼封顶,为项目后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电抗器基础施工是项目建设中的又一“硬骨头”,该环节不仅施工难度大,更对精度提出极高要求。面对传统地脚螺栓安装固定方式易出现偏差的问题,项目团队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大胆创新,采用电抗器基础地脚螺栓定位模具替代传统工艺。这一技术革新不仅有效简化了复杂的安装施工流程,更确保了地脚螺栓整体定位的准确性,有效避免了大规模偏位现象,为电抗器安全稳定运行筑牢根基。

图注:宁夏中宁±800千伏换流站工程换流变搬运轨道

换流变搬运轨道被誉为换流站的“生命脉络”,需承载站内350吨重的高端换流变压器,这对轨道的抗压能力和安装精度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为保障轨道的稳定性和安装精度,建设团队打造了宽11.4米、厚1.3米的超大截面轨道基础,为轨道运输提供了稳固可靠的支撑。经过精密施工与严格把控,最终实现了轨道间净距误差控制在2毫米、轨道顶标高误差3毫米、两条轨道间标高偏差最大仅1毫米的卓越标准,再次彰显了项目建设的硬核实力。

点亮湘楚万家灯火的绿色能源“高速路”

图注:宁夏中宁±800千伏换流站工程航拍图

本项目作为宁湘直流特高压工程起点站,将汇集当地新能源,经换流增压后跨越山海一路向南驰援湖南,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360-400亿千瓦时,为湖南增加约1/6的用电量,切实保障湖南电力供应。

建设者们扎根荒漠,直面风沙、严寒等自然挑战,在艰苦环境中攻坚克难,让这座承载着能源输送使命的工程在戈壁之上落地成型,为区域能源转型与电力保障注入强劲动能。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