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就城市人居标杆 中国一冶南宁五象新区142号地块项目全面通过竣工验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1 14:0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21 14: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3日,中国一冶南宁市五象新区明月东路142号地块项目全面通过竣工验收,为项目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位于广西南宁良庆区明月东路和宋厢路交叉口东南侧,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

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工期压力严峻,必须在17个月内完成全部工作内容。为确保按期交付,项目部在管理机制上推行“项目经理牵头+楼栋栋号长负责制”,每周召开进度推进会,对滞后工序采取“人停机不停”的两班倒赶工模式,高峰期日均作业人员高达400余人。为应对南宁长达6个月的雨季这一气候难题,项目部在施工现场搭建了雨水收集系统和场地硬化排水网络,确保雨季施工不受影响,7个关键节点全部按期完成。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材料和成本,项目采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铝合金模板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组合,使主体工程达到免抹灰的质量效果。项目还通过BIM技术优化铝合金模板的安装,免去后期混凝土二次结构施工,同时利用BIM技术进行可视化施工,在每一块铝模板上进行编号,张贴二维码,施工人员只要用手机扫码,就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整个楼层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由于项目地处城市主干道交汇处,周边居民区密集,施工期间需严格控制噪声、扬尘污染,项目部采用智能扬尘监测设备和围挡喷淋系统,将施工噪音控制在昼间65分贝以下。同时,采用低挥发性涂料和混凝土封闭运输等绿色施工措施,确保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此外,项目部还在现场设置了VR体验馆,通过模拟真实的建筑工地环境,让施工人员在虚拟场景中亲身体验各类安全事故,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建设期间,项目先后荣获“南宁市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示范工地”“广西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广西建筑业绿色施工工程”等称号。

(图片由中国一冶广西公司 黄春蓉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