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吴区:“向日葵”课程绽放生命教育之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9 16:4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19 16: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如何将抽象的生命教育融入幼儿心灵,化作滋养成长的阳光雨露?在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南站中心幼儿园第一实验园,“向日葵”生命教育课程给出了富有温度的答案。该园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儿童本位”理念,以系统性思维构建环境浸润、课程深耕、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实践体系,为幼儿的生命认知、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培养铺设了一条充满生机与爱的成长路径。

环境浸润:无声课堂滋养生命认知

生命教育,始于环境。幼儿园精心打造的“向美环境”,超越了物理空间的界限,成为孩子们感知生命、表达自我的“无声课堂”。步入“掉进孩子的世界”儿童艺术长廊,置身于露天画室的自然怀抱,孩子们运用画笔、色彩、树叶、石子等自然材料,自由挥洒他们对人与自然、生命奥秘、社会联结的稚嫩理解。一面面墙壁、一个个角落,记录着童真视角下对生命多元与美好的独特感悟。在触摸、观察与互动中,孩子们与环境对话,生命的种子悄然在心田播撒、萌芽。

课程深耕:亲身体验感悟生命真谛

课程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引擎。“向日葵”课程的精髓在于将宏大的生命命题,转化为幼儿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实践。一系列源于幼儿生活、充满童趣的特色活动应运而生:

“果然有趣”之旅:从观察果实的形状纹理,到追踪一颗果子从开花到成熟的奇妙旅程,再到亲手采摘、分享品尝,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生命孕育的喜悦与成长的馈赠,自然生发珍惜食物、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

“石头大玩家”奇遇:冰冷的石头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他们观察石纹、倾听石语,通过创意绘画、趣味搭建,赋予这些自然之物全新的“生命”故事,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指尖迸发。

“小兔子来做客”责任课:当毛茸茸的小生命成为班级一员,孩子们化身“小家长”。学习科学喂养、了解生活习性、每日悉心照料,在付出关爱与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同理心与责任感悄然生长。

这些鲜活的课程案例,均由教师敏锐捕捉幼儿兴趣,运用循证方法动态生成与优化,将生命教育如盐入水般自然融入一日生活。实践后的深度反思与提炼,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模板,持续赋能教学。

专业引领:科学护航明晰成长方向

为确保课程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幼儿园积极引入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幼教专家力量,为实践把脉定向。专家团队深度参与,从课程目标的精准设定、内容结构的科学搭建,到循证路径的设计优化、评价体系的完善构建,提供全方位指导。他们融合国内外前沿生命教育理念,反复论证、优化方案,特别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探究、深度体验与情感共鸣,为“儿童本位”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确保了课程航向不偏、行稳致远。

向阳而生:特色品牌辐射育人成效

如今,“向日葵” 生命教育课程已成为该园响当当的特色品牌。在这片教育沃土上,幼儿们在自然中感知生命律动,在体验中学会尊重他人,在互动中发展社会情感,如同向日葵般迎着阳光蓬勃生长。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还为区域内其他幼儿园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让生命教育的种子在更多童心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蓬勃生机。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