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5-08-19 13: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全国各高校将于8月底至9月陆续开学,并迎来2025级新生。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近日发布2025年第3号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及其父母警惕“助学贷款办理”骗局。

近日正值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高峰期,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现,有不法分子混入助学贷款咨询QQ、微信群中,假冒工作人员添加群内学生为好友,以助学贷款办理遇到问题为由实施诈骗。中心提醒,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务必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通过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办理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要求转账。学生在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有疑问,请联系当地县级或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

围绕助学贷款,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今年已发布3次预警。第1号预警是提醒学生警惕“助学贷款还款”骗局:有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或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帮助助学贷款借款人办理还款为由,通过共享手机屏幕获取验证码、窃取账户密码、引导向第三方账户转账等方式骗取借款人钱财。助学贷款学生需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充分保护自身信息和财产安全,教育部门或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的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共享手机屏幕等方式帮助借款人进行任何贷款操作,也不会向借款人索要账户验证码或密码,请务必通过官方正规渠道进行还款。第2号预警是提醒学生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一些不法网贷平台以门槛低、办理快、额度高、利率低为噱头,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盲目借贷,使学生陷入债务困境、面临高利贷风险,部分学生因无力偿还债务而遭受非法催收,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文/记者 雷嘉

【编辑:刘阳禾】

【责任编辑:许聃】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