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让生态“颜值”变为文旅“价值” 夏日经济迸发新活力

来源:央视网
2025-08-18 11: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

走进清溪村,青山环抱、溪水碧透,清溪如蜿蜒的飘带穿山而过,灵动的鱼儿在水中摇头摆尾。近年来,清溪村打造了漂流项目,游客们沿着河道顺流而下,时而湍急、时而舒缓,在山水之间尽享欢乐。 

然而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村里一度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生态环境恶化。2021年,当地开始整治生态环境,统筹推动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形成了集休闲观光、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户外空间。

此外,清溪村还利用清溪古街文化资源,建成了豆腐工坊、休闲茶馆、汉服体验馆等多种业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今年,清溪村已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50万元。

重庆丰都雪玉山:清晨金光穿云层 雨后云海舞风车

近日,一场降雨过后,天气转晴,重庆丰都县雪玉山出现壮观的云海景观。

清晨时分,金色阳光穿透云层,云雾变得五彩斑斓、如梦似幻。太阳逐渐升起,云雾时而在山谷间翻涌起伏,时而奔腾向前,时而缓缓流淌,勾勒出一幅动态的自然画卷。山脊上,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叶片随风缓缓转动,与灵动的云海、翠绿的山峦相映成趣。动静之间,雪玉山的自然之美与绿色发展的理念完美融合。

云南:精准监测活动轨迹 科技织网护航人象安全

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被国家列入“十四五”抢救性保护的极度濒危物种之一。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亚洲象种群数量稳定增长至300多头。在云南,近年来当地通过无人机、红外相机与地面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应用,全方位、实时监测亚洲象的活动轨迹与栖息环境,用科技手段守护人象安全。

8月的一个下午,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突然接到报告,有亚洲象来到茶地啃食农作物,与村庄离得很近。

经过仔细观察,巡护人员惊喜地发现了今年新出生的小象,小家伙与妈妈寸步不离。

为了更好地监测象群的活动轨迹,巡护人员启动了带有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

除了无人机,近年来,相关部门还在植被茂密的丛林中安装了红外相机和智能摄像头,这些设备实时回传的画面经过AI技术自动识别,能够精准锁定野象的活动动态。

前端信息实时回传,监测系统自动识别,确认后将预警信息发送至预警平台、预警App以及村寨里的智能广播上,及时提醒村民避让。从2020年试运行至今,这套天空地一体化全面监测预警网络已累计发布预警1.3万余次,有效减少人象遭遇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许聃】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