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 绘就和谐幸福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13:1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13: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南阳市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这一核心,探索构建“通过强化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带动党员干部勇当先锋、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社会机构协同共进”的一强三带志愿服务新模式。今年以来,宛城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累计开展超过2000场次,惠及群众数量突破10万人次,志愿服务成为推动宛城区基层治理的强劲“红色引擎”,为宛城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党员带头做示范,先锋旗帜耀宛城 

在宛城区“一强三带”模式的生动实践里,党员干部勇当志愿服务的“排头兵”。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双报到”机制为有力抓手,有序组织全区2.3万名在职党员下沉至各个社区。党员们主动认领群众的“微心愿”,积极投身各类“微服务”。

在老旧小区改造等中心工作中,党员志愿者迅速集结,成立“红管家”。他们深入群众,了解居民的急难愁盼,成功协调解决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1200余件,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在教育帮扶领域,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志愿者、人民警察及相关单位成立“护学先锋岗”,在上下学高峰期对校园周边治安巡逻守护,用爱心与关怀为孩子们织密治安防范的安全网。一名党员志愿者满怀深情地说:“披上红马甲,亮出党员身份,这不仅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群众参与热情高,共建共享暖人心

党建引领下的志愿服务,如同一把钥匙,成功开启了宛城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之门。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充分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团队。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上,宛城区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护河志愿队”“文明劝导队”,用实际行动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在城市社区,“老邻居议事厅”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营造出“小事不出楼栋,难事不出社区”的和谐自治氛围。家住宛城区玄妙观社区的张阿姨开心地说:“过去总觉得志愿服务和自己没关系,现在大家都争着参与,咱们的社区越来越温馨,真像一个大家庭!”

社会机构齐联动,整合资源增效能

为有效破解志愿服务资源分散的难题,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党建的纽带作用,广泛联动南阳手牵手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宛城区社会心理协会、宛城区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成立宛城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引领行业发展、整合资源力量、推动专业服务、促进交流合作。

在志愿服务的热潮中,各类社会主体将自身的光和热汇聚成温暖人间的一团火焰。医疗机构积极组建“健康直通车”,定期深入乡村开展义诊活动,为村民们送去健康关怀;高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成立“爱心支教团队”,为留守儿童开设丰富多彩的公益课堂;爱心企业慷慨解囊,设立“公益基金”,大力支持困境群体帮扶项目。同时,宛城区依托“志愿河南”平台,实现志愿服务需求的精准对接与服务全程跟踪,让志愿服务更加高效、更具持续性。南阳市宛城区蓝天救援中心负责人称赞道:“党建搭台、多方唱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志愿服务的效果越来越好!”(图/朱水莲、刘汇瑶)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