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专列绘就银发族的“诗与远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10:5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10: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四川成都到黑龙江伊春,从辽宁沈阳到新疆喀什,一列列银发旅游专列穿越万里山河,将祖国的大好河山串珠成链,成为老年人“追梦之旅”的温暖列车。今年,全国银发旅游列车预计突破2000列,成为中国铁路助力文旅产业、服务老龄社会的新范本。

一列列慢火车,驶向银发群体的精神故乡。在“熊猫专列”“新东方快车”“沈铁假日号”上,老年人一边看美景、品美食,一边聊家常、话人生,有人回忆青春,有人约定下次再出发。与快节奏的“特种兵旅游”不同,银发专列则是“多景点、慢节奏、深度游”的旅游方式,让旅客放慢脚步,沉浸式体验祖国的大好河山。据数据显示,银发族选择自由行比例持续下降,而他们对专属化、定制化、安全性强的集体出游模式却青睐有加。铁路部门敏锐洞察市场,联合地方文旅、旅行社等多方合力,不断打磨文旅产品——从一条线路的反复优化,到一节车厢的适老改造,处处可见“以老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一节节文化车厢,串联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新疆库车,旅客在民族歌舞的视觉盛宴中享受特色美食;在喀什古城,喝奶茶、学打馕、穿民族服饰拍照留影;在饶河县,赫哲族口弦琴声婉转,让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独有魅力。银发旅游专列驰骋在万里铁道线上,不仅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流动窗口,更拉动了文旅消费与地方经济。铁路部门联合地方文旅部门多方发力,精准打出绿色通道、免票政策、景区演出等组合拳,不仅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也把“流量”变为“留量”,促进当地文旅产业链重构升级。

一项项细节优化,诠释铁路发展的温度与厚度。为了让银发族在旅途中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铁路部门在设计银发专列时花了不少的“小心思”,宽踏面爬梯、防滑扶手、USB接口、床头灯、无障碍通道、自助餐、随车医生……这些“微改造”看似细枝末节,却能让旅客体验感拉满、安全感加倍。这背后,是铁路始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宗旨,答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民生考卷。“熊猫专列”的热水洗浴系统,到“新东方快车”的清淡菜单搭配,再到铁路12306的智能推送功能,不断优化服务细节的银发专列,正是铁路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铁路部门不再只是“把人送到”,而是要“把旅程过好”。

从最初的少量试点到如今千列奔腾,银发专列不仅为老年旅客绘就了“诗与远方”,也跑出了一条“重体验、强联动、稳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我们相信,铁路也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把“远方”变成身边,把“愿景”变成现实。(文/周彦超 匡俊吉)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