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播绿入社区,教育传知护家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4 15:1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14 15: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积极响应“教育强国”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绿芽播种护家园,教脉深耕铸国兴”实践队于2025年7月6日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小雪街道明文社区,深入探寻教育在绿色环保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社区治理与教育服务融合实践的有效途径。实践队员深入社区,开展绿色环保宣讲活动,并组织互动游戏,期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增强儿童环保意识,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细致规划课程,巧设宣讲内容

在宣讲活动开始之前,实践队员开展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包括搜集绿色环保相关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方案、制作PPT以及准备课程材料等。队员们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对搜集到的环保资料进行筛选与转化,将抽象的环保理念拆解为生动的案例和趣味知识。比如,借助动画短片展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以及垃圾分类的流程,利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图片,帮助孩子们记忆地球污染和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在课程设计方案中,实践队员设置了互动环节。队员们准备了模拟垃圾分类的游戏道具,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投放来加深理解。同时,队员们采购了可爱的小礼品作为课堂奖励,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此外,实践队员制作的PPT采用了鲜明的色彩搭配,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突出“减少污染”“垃圾分类”等核心主题,并穿插环保小问答,增强课堂互动性。

队员们还提前进行了多次的内部试讲,相互提出修改建议,打磨语言表达,确保宣讲内容既科学准确又简明易懂,为后续社区宣讲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动画对比导入,环保宣讲启幕

7月6日上午九点,实践队员抵达绿城·诚园正信苑社区生活中心。在社区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实践队员对投影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动画短片和PPT能够清晰播放,为正式开启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孩子们陆续到达现场,宣讲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实践队员以森林的葱郁、草原的辽阔作为开场导入,与后面垃圾堆积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看到这组图片,有的孩子不禁发出“啊”的惊呼声,有的孩子蹙起眉头,还有的孩子望向身旁的人,仿佛在询问“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实践队员见状,趁机引导孩子们思考垃圾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向孩子们传达保护地球的理念,号召他们成为“地球小卫士”。

短片结束后,活动进入知识讲解环节。队员们通过PPT展示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图片,用简单的话语,让孩子们理解污染的危害。随后,实践队员向孩子们传授垃圾分类知识,简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垃圾分类标识,并举例说明各类垃圾箱具体收纳的垃圾种类。实践队员还教给孩子们垃圾分类的口诀,孩子们仰着小脸紧盯板书,跟着队员们齐声念诵。

稚手分投垃圾,环保润愈童心

接下来的环节是“垃圾分类大挑战”。实践队员将提前制作好的四个色彩醒目的垃圾箱道具,整齐地摆放在前方的桌子上。随后,实践队员把绘有各种垃圾样式的卡片逐一分发给孩子们,并引导他们将卡片放入对应的垃圾箱内。拿到卡片的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一位小女孩举着卡片,在实践队员的鼓励下,准确地将卡片投进垃圾箱内,脸上随即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实践队员在一旁耐心地引导着孩子们。当孩子们投放正确时,队员们会为他们鼓掌欢呼;当有孩子投放错误时,实践队员会温和地指出错误并讲解原因。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纷纷点头表示明白,还会主动把投错的卡片取出来,重新投放到正确的垃圾箱中。整个挑战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认识了各种垃圾的分类方法,更在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

此次社区环保宣讲活动已然圆满落幕,然而活动期间播下的环保种子,正悄然生根发芽。实践队员们期望以教育为桥梁,将环保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壤,让青春力量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持续绽放,让教育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社会绿色发展的澎湃动能。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绿芽播种护家园,教脉深耕铸国兴”实践队始终在行动。(图片由 陈怡妃、徐梦娇、李雅婷 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