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兰考县考城镇半截楼村的梨园里,金灿灿的秋月梨压弯枝头,村民辛志香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梨树间,熟练地采摘果实。这片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庄,如今因“一村一品”战略焕发新生,千亩梨园不仅成为村民的“致富金果”,更蹚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生态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千亩梨园结硕果 ,“一村一品”助振兴。近年来,考城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发展。半截楼村因地制宜发展梨树种植,目前已建成1200余亩标准化梨园,涵盖黄冠梨、晚秋梨、秋月梨等多个优质品种。通过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运营,该村不仅激活了土地资源,更带动村民增收,形成“产—销—游”一体化的特色产业格局。
“过去种地靠天吃饭,现在种梨成了‘香饽饽’。”村民辛志香介绍,她家种植15亩黄冠梨,2024年收入突破20万元;邓玉福种植5亩晚秋梨,年收入达8万元;邓胜其则通过6亩秋月梨实现9万元年收入。梨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半截楼村从传统农业村转型为远近闻名的“梨果之乡”。
品质铸就口碑,黄冠梨成“梨中上品”。半截楼村梨果的市场竞争力,源于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其中,黄冠梨以“口感甜脆、果肉细腻”著称,成为消费者青睐的“梨中上品”。村支部书记张海全介绍:“今年梨果长势喜人,预计总产量将达700万斤,又是一个丰收年!”
为提升产品附加值,村里申请注册了“半捷”梨果品牌,并通过电商平台、农超对接等方式拓宽销路。同时,依托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梨园推行绿色种植标准,采用疏花疏果、科学套袋等技术,确保果品品质稳定,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科技小院扎根田间,技术赋能提质增效。半截楼村的梨产业振兴背后,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2023年,省农科院在该村设立“科技小院”,派驻专家团队驻点服务,针对梨树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问题提供技术方案。
“过去梨树容易得黑星病,现在通过生物农药和精准施药技术,发病率降低了60%。”科技小院郭博士介绍。团队通过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等措施,使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5%,亩均用水量减少30%。
科技赋能不仅提高了产量,更优化了梨果品质。目前,该村梨果优级品率从60%提升至85%,每斤收购价较周边地区高出0.5—1元,真正实现了“科技种梨,丰产又增收”。
文旅融合谋新篇,田村一体绘蓝图。立足梨园资源,半截楼村正谋划“农业+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村支书张海全表示:“我们计划打造‘梨花节’‘采摘节’等节庆活动,开发梨汁、梨醋等深加工产品,并建设研学基地,让游客体验梨园文化、农事乐趣。”
未来,该村将依托千亩梨园,推动“田村一体”建设——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观景栈道;另一方面整合周边农田、沟渠资源,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品果”的四季游模式。目标是将半截楼村打造成集农产品生产、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从沙土地到“金土地”,从传统种植到科技兴农,半截楼村的梨园故事,正是兰考县考城镇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通过“一村一品”战略、科技小院支撑和文旅融合布局,这片土地正以“梨”为媒,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卢建威 李德明 朱广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