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部署,切实提升全民语言素养,增强公民海外安全防范意识,近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语翼领航,护梦未来”实践团以“社区英语赋能行动”与“预防性领事保护宣传”为双主线,重点对接苏州市姑苏区新康社区等基层单位,通过政校协同共建、实地走访调研、兴趣课程授课、公益宣传推广等多元形式,着力打造语言服务与安全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平台。
政校共建,高质赋能
7月14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建活动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崇远楼210室举行。苏州市外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程大炜,苏州市外办领事保护中心副主任殷书谊,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舒洪灶出席活动。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相关负责人,“语翼领航,护梦未来”实践团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殷书谊作专题宣讲,详细介绍了中国领事保护工作体系及苏州市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开展成效。通过剖析海外留学、务工、旅游等典型场景中的风险案例,从身心安全、学术安全、财物安全等维度,全面讲解了风险防范策略。活动现场,市外办向实践团发放《市民文明与安全出国(境)指南》等预防性领事保护宣传材料。
会议中,双方围绕预防性领事保护宣传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探索社区志愿服务质效提升的新机制、新模式达成了合作共识。程大炜指出,本次合作充分发挥了高校人才优势与政府部门专业优势,通过“三个结合”实现资源互补:一是将高校外语专业特长与领事保护宣传需求相结合,二是将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三是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育人相结合。
深耕调研,精准服务
为全面了解苏州市居民出国需求及其对海外安全的认知现状,实践团采用“区域全覆盖+群体精准化”策略与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方式推进调研。团队成员先后赴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等5个行政区域,实地走访12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涵盖传统型社区、国际化社区、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及旅游景区等典型场所。调研期间,累计发放问卷300余份,开展典型性对象深度访谈10人次,收集有效建议30余条,系统梳理出当前不同群体在海外期间普遍面临的语言沟通障碍、文化适应困难以及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
在与出国人员的深入交流中,实践团切实感受到,海外安全问题正逐渐成为他们的普遍关切。从身份文件遗失到文化差异误解,从紧急医疗救助到法律意识薄弱,皆潜藏现实风险,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实践团带队指导老师陈晓宇、郭斌表示:“当一份份问卷转化为一则则真实故事,海外安全的内涵也愈加具体而深刻。群众的现实诉求,是我们开展服务的方向指引。唯有将风险教育做在前、做在细,才能让走出国门的人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多一份从容与保障。”
此次调研不仅为后续服务内容与方式的精准匹配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高校与社区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进一步推动校地协同、需求导向的服务模式走深走实。
创新教学,成长同行
实践团精心组织开展社区英语赋能行动,在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领域专业教师的全程指导下,结合社区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创新设计分层分类教学方案,累计开展英语兴趣课程14场次,覆盖服务学生400余人次。
课程体系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学生年龄及语言基础,分设低年段组与高年段组。低年段课程以“英语游园会”为主题,融入单词接龙、故事拼图、情景表验等互动环节,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激发语言学习兴趣;高年段课程则围绕“听力之旅”“口语魔法”“阅读探险”“写作工坊”四大模块,系统构建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训练路径,推动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实现语言核心素养提升。
此次社区英语赋能行动,既是高校服务基层、回应社会需求的生动实践,也是“以学促行、以行促学”的育人尝试。团队成员在服务过程中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能力,在知行合一中深化专业认知,充分展现新时代外语青年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多维宣传,领保筑防
实践团聚焦海外安全主题,扎实推进预防性领事保护宣传工作,通过构建“集中宣讲+融合课堂+走访科普”三位一体的宣传体系,着力提升居民的海外风险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为居民筑牢海外安全防线。
在社区活动中心,实践团举办领事保护专题讲座,围绕境外旅游、海外留学、对外务工等高频场景,系统讲解常见风险类型及防范要点,引导居民树立安全出行意识。与此同时,实践团组建流动宣传小分队,深入社区广场、商业街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流动宣传,累计发放《市民文明与安全出国(境)指南》等预防性领事保护宣传材料100余份,现场为群众解答出国(境)常见安全问题,扩大宣传覆盖面与实效性。
在教育形式上,团队注重内容融合与创新表达,将领事保护知识有机嵌入社区英语课堂,创新设计“领事保护知识会”“领事保护小剧场”等特色环节,实现语言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机融合。例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护照丢失、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学习在海外如何使用英语有效求助。五年级学生彬彬(化名)成功完成了“在机场用英语寻求领事帮助”的模拟任务,他表示:“现在我知道,在国外遇到困难时该怎么求助了!”
青春脚步丈量社区经纬,实践熔炉锻造真知底色。此次暑期实践不仅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也为高校服务社会、青年成长成才搭建了坚实平台。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兼职副书记许惠星表示,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探索“外语+”的专业融合路径,让专业所学奔赴国家所需、人民所盼。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