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哪些因素助长非法代理维权蔓延?
A: 细数上述非法代理维权手法并不算高明,之所以能滋长蔓延,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部分投资者 遭遇投资亏损后止损心切,对正规维权途径缺乏耐心,轻信“快维权、包成功”承诺,给了非法代理维权以可乘之机。一些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担心客户频频向监管部门投诉,导致年终考核不达标,对不合理维权选择了息事宁人,从而变相纵容了此类乱象。还有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在违规服务暴露后,对客户合理诉求回避推诿,客观上迫使投资者转向灰色解决路径。
以维权之名行违法之实,当非法代理维权演化为一门生意,正当合法的纠纷解决机制难免被扭曲,良性发展的行业根基将遭侵蚀,影响不可谓不大。
Q: 如何防范金融领域非法代理维权?
A: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金融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金融领域‘代理维权’乱象的联合整治,强化金融纠纷源头治理”,就是要杜绝非法代理维权这类“职业金融医闹”,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生态 。
金融、公安、司法等部门要继续携手合作,构建高效协同的执法司法体系,提升数据共享效能,依靠穿透式监管斩断非法代理维权的资金流与信息流,并对伪造文件、教唆欺诈等行为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同时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普及警示案例,揭露“先收费后跑路”等套路,撕开“包赢”骗局面具,提升投资者风险意识与法律素养,让投资者远离陷阱 。
真维权高效省心,假维权才会无路可走。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自身也要担起责任,建立清晰便捷、响应迅速的投诉处理机制,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从源头上挤压非法代理维权的生存空间。相关行业自律组织应积极作为,通过完善自律惩戒机制、引入小额速调机制等举措,畅通非诉讼纠纷解决渠道,让投资者权有处可维、偿及时可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