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学子暑期开展社会实践 让青春在实践中闪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8 17: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8 17: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用脚步丈量土地,让青春在社会实践中熠熠生辉。近日,东北林业大学奥林学院“绿动先锋”牡丹小分队奔赴山东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一场以“绿动青春 守护家园”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中,实践团队把“课堂”融入湿地园区、企业、社区、乡村等社会场景,每个人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全面成长。

实践团队走进山东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展开实地调研。向当地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用数据分析湿地情况,进行水质COD含量检测,并走访湿地公园管理部门,了解到当地实施的退耕还湿、候鸟栖息地划定等核心举措。据了解,近年来园区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年栖息候鸟数量达15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越冬种群连续十年稳定在百只以上。

为深入了解湿地保护现状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协同路径,实践团队走访曹州牡丹园等地管理部门,与多名相关人员围绕“牡丹生态化栽培技术与湿地协同保护模式”进行座谈。

实践团队向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林业局递交了一份题为《湿地生态与牡丹产业协同共进》的咨政报告。报告基于实地调研数据,提出产业融合建议。同时,双方签署了共建党支部和劳动教育基地协议书,真正实现政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走访过程中,实践团队的成员在湿地公园、赵楼社区及曹州牡丹园游客中心等地进行了垃圾清理志愿服务,并向当地群众、游客宣讲环保知识,学生们突破传统“观光式”实践,真正构建起参与式、研究式、服务式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在深度参与中实现认知升级。

此次实践活动,是东北林业大学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之一。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从黑龙江到山东,大家用专业学识服务乡土大地,在实践中读懂中国乡村的发展密码。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图片由吴泽胤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