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禹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产业园内,华电瑞天电气有限公司新厂区一派繁忙。这个年产5000套智慧畜牧物联网设备的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成为禹州装备制造业向“智”蝶变的生动缩影。
华电瑞天从传统电力设备起家,十年间成功跨界,成长为横跨机械电气、畜牧机械、智能农业管理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拥有49项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及8类资质。其开发的智慧养殖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饲喂,使人工接触减少80%以上,被誉为“母猪金牌月嫂”,服务于牧原、双胞胎等头部养殖企业。业务还延伸至环保领域,利用干湿分离技术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构建起“养殖—环保—农业”的绿色闭环生态。
装备制造业作为禹州市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今年以来,该市以“三库两清单一台账”(项目库、企业库、人才库;需求清单、问题清单;工作推进台账)机制为抓手,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目标,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在该市古城镇岗王村,河南许柴动力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里,年产30万台多缸柴油发动机整机、年产2万台拖拉机项目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不仅填补了禹州高端动力装备制造的空白,更给农业机械化和区域产业链升级注入核心动能。而在顺店镇柳林村,浩业科技总投资3亿元、年产6万件高精度农机变速箱配件的项目也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将为大型农机企业提供核心部件支撑,成为该市本土企业“练内功、强筋骨”的生动实践。
企业活力的迸发,离不开精准政策的托举。该市创新推出“绿色装备贷”,截至6月底已为149家装备制造(铸造)企业发放贷款2.23亿元,有效纾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通过加速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举措,形成了“政策驱动—平台支撑—产学研协同—人才赋能—企业升级”的创新生态闭环,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此外,还聚焦电力装备、环保装备、智能农机等优势领域强化招商,提升本地配套率与集群竞争力,鼓励企业从单一制造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延伸。
“练好内功,向创新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向链条要韧性,向智能生态要未来。”该市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专班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184”发展战略,狠抓经济运行监测、重点项目建设、政策落地见效、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梯度培育和营商环境优化,全力推动禹州装备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行稳致远。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禹州市14家装备制造企业获批为2025年河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久鼎过滤、华德环保、明天机械、明旭铸业4家企业获批2025年第一批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图/孙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