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第一交通枢纽——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新建T3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7 17:1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7 17: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7日,由中建二局承建的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新建T3航站楼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航站楼项目于2022年启动,如今投运“扩容”后的西宁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和货邮12万吨的保障需求,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劲动力。T3航站楼在出行便捷、开放扩容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别具一格的青海特色。

三江源美学镶嵌空中门户

品质是衡量履约成效的重要标准,项目团队坚持“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企业价值观,将地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通过建筑美学加强品质建设。

青海三江源,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T3航站楼的设计,正是紧紧围绕“中华水塔,三江溯源”这一独特地理特质展开的。从航站楼外部整体来看,曲面波浪屋面似灵动的水波,层层舒展;蓝绿色幕墙模拟水流,波光粼粼。水滴穹顶与“支流”般错落有致的立柱呼应,生动营造出“水塔”意象,让人未入其内,便已感受到三江源的磅礴气势;进入航站楼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红黄蓝三个流畅曲线巧妙组合而成的、极具青海特色的标识雕塑。这三个色彩鲜明的曲线象征着“长江、黄河、澜沧江”,共同勾勒出“三江源”的图景。雕塑正上方的天窗外观设计宛如一颗璀璨钻石,寓意着高原蓝天的“青海之钻”。天窗设计充分考虑了青海的日照资源,具备节能功效,而将“钻石”造型的天窗置于“三江源”雕塑的正上方,更是寓意着青海最大的财富,正是得天独厚的生态。

航站楼内部的细节之处同样极具青海特色,内部地面精心嵌入三江水系图,三条指廊对应三江并饰以流域地貌浮雕,雪山背景墙以及三江源水样装置,安检设计则提取青海当地的“丁香花纹样”的景观特色,让旅客在行走间领略三江流域的独特风貌。

极境匠心雕琢青海之钻

站在T3航站楼仰望,纵横交错的钢管编织出一张巨网。航站楼中央C区的屋盖是超大跨度的复杂空间曲面网架,最大跨度54米,最大标高43.4米,最大分区提升重量约1200吨。如何精准安装、提升这张双曲面造型的巨网,是工程建设的难点问题。若按传统方式采用分块吊装技术,单块网架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不在同一平面,且传统分块吊装技术只能进行平板网架的竖向提升,无法进行双曲面网架的安装施工。

为了网架提升的效率和精度,项目技术部联合钢结构专业单位运用BIM施工动态模拟技术,最终选定“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地面拼装完成后的网架在提升时,液压泵压力依序按20%、40%、60%、80%、100%逐步加载至结构离地约20cm,停留12h以上,确认状态正常后,继续提升作业,在提升到停滞点时暂停,不平衡时进行“单点”微调,确保各吊点在同一标高。提升过程像用绣花针做精细活,通过行程和锚具的传感监测,再加上计算机控制,实时调整泵站电机的频率,把整个网架提升的精度控制在毫米范围内,屋面外观平整度达标率达100%,使得“青海之钻”的标志性结构完美呈现。

项目团队针对青藏高原极度冻融、极端温差的严苛环境,坚持“科技赋能、生态优先”,攻克高原冻胀—热融双重破坏难题,经高原极端大风、强暴雨及低温冰冻实际检验,系统实现零渗漏、零变形、零冰堵,达到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一级、防雷等级二级的技术目标。凭借卓越的结构安全与生态呈现,项目金属屋面工程在2024年度脱颖而出,一举斩获防水工程行业的最高荣誉——“金禹奖”,这一奖项被誉为防水“奥斯卡”的“金禹奖”,是建筑防水行业最高奖项。

丝路翼动焕新空港活力

从“小而精”的T1航站楼、“中而全”的T2航站楼,到“大而强”的T3航站楼,在规模维度上实现了大跨度飞跃,建筑面积、旅客及货邮吞吐量、功能布局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量级突破。

就建筑面积而言,T1、T2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而T3航站楼则以15.8万平方米的庞大体量,实现了总面积翻倍式增长。在旅客及货邮吞吐量方面,以2024年数据为参照,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约702.6万人次,而T3航站楼设计年旅客保障能力为1600万人次。

在功能布局上,T3航站楼同样进行了全面升级。相较于T1、T2航站楼相对单一的结构,T3航站楼采用“W”形平面设计,由中心区及三条指廊构成,机位数量大幅增加,能够满足宽体客机全品类的停靠需求。旅客在T3航站楼乘坐飞机将更加便捷高效,这里设有4个值机岛、80个值机柜台,其中16个为自助值机柜台,为旅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进入安检环节,出发层设置有30个智慧化的安检窗口,大大提升了通行效率,让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加顺畅。值得一提的是,T3航站楼的保障能力是T2航站楼的4倍多,能够轻松保障1600万人次的年旅客流量。

T3航站楼的投运,无疑也为近期暑运市场再添新动能。以更加密集的航线网络、更加充足的运力配置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将西北枢纽的辐射能力推向新高度,为旅客出行和物流运输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选择。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新建T3航站楼作为青海省“十四五”交通建设的重点工程,契合青海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搭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高效枢纽平台,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与共同繁荣!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