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区:夏日乡村环境“保卫战”守护居民健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7 16:5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7 16: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连日来,杭州持续高温,午后地表温度常突破 40℃。烈日“烤”验下,杭州市钱塘区义蓬街道仓北村的党员志愿者们戴着草帽、拎着铁锹,穿梭在村道巷陌间清理卫生死角。这场环境整治行动,不仅是仓北村守护村民健康的务实举措,更折射出钱塘区以基层治理实效筑牢生态屏障的治理智慧。

“高温天里垃圾堆积一两天就能孳生蚊虫,得尽快清干净!”仓北村党委书记黄文通的喊话声在闷热的空气中传开。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民兵、退役军人志愿者、妇联志愿者、共富志愿者及纪检志愿者纷纷上阵,分网格对全村展开拉网式排查。在农户李阿婆屋后的杂物堆前,志愿者徒手搬开霉变的旧木箱,“这里藏着积水,蚊子能孵出好几代!”他赶紧往墙角喷洒消毒水。

针对排查出的十余处卫生顽疾,仓北村创新实行“三色督办”机制:红色标识的紧急点位48小时内清零,黄色标识的难点区域由班子成员包联攻坚,蓝色标识的常规区域纳入日常管护。为防止问题反弹,仓北村还建立“双查双改”长效机制:每周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回头看”,每月邀请村民代表进行“随手拍”评议。

村庄环境“保卫战”是钱塘区“党建+生态治理”的微观样本。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该区将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户厕改造以及乡村特色风貌塑造作为重点工作,全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弱项。在垃圾处理领域,已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区级层面还统一出台生活污水运维管理办法,除整村拆迁村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了全覆盖,有效提升了乡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与水平,减少了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农村厕所改造同样成果显著,全区统一实施了百余座农村公厕的新建改建工作,从选址规划到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乡村实际需求与特色风貌,不仅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如厕条件和村域卫生环境,更推动了农村整体面貌的深刻变化。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