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地处冀鲁两省、三市、七县结合部,辖13个乡镇、538个行政村,总人口52.8万人。千年大运河纵贯故城县境75公里,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大运河县城区段北侧,有一座高楼,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因此楼建于“卫水之阳”,又因清朝在此建有“卫阳书院”,加之故城籍先贤明朝南京兵部尚书周世选号“卫阳”,故名“卫阳楼”。该处以其教化民众、向善明理、和睦相颂的文化功能绵延至今,成为故城厚重历史文化的精神地标。
近年来,故城县检察院立足实际,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建“‘枫’和卫阳”检察品牌,坚持以文育检、以文强检,推动检察文化与业务发展融合共生、互促互进、双向赋能,助力平安和美故城建设。
夯实基础,强化品牌赋能。故城县检察院党组充分发掘卫阳文化“教化为先、厚德向善、邻里和睦、共容共生”的内涵,创建“‘枫’和卫阳”检察品牌,催生“枫桥经验”在故城大地落地生根,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该院强化教育为先、源头治理,将信访法治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品牌创建切入口,坚持系统思维,强化机制建设,夯实品牌创建的制度保障。
强化机制,丰富品牌内容。故城县检察院多措并举,强化机制保障,搭建起品牌创建的“四梁八柱”。该院制定实施《故城县检察院办案释法说理工作指引》,将开展释法说理贯穿到执法办案的全领域、全过程。围绕提升证据审查判断能力、执法过错和瑕疵发现能力、法律适用能力、信访风险预知能力,在全院检察干警中开展专题业务培训、精品案件评选等活动。优化“窗口+热线+网络”三位一体的信访受理渠道,将“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体答复”作为硬标准,建立起“接访—分流—办理—反馈—回访”的流程闭环管理。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实现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的紧密衔接。同时,与县司法局搭建起“信访+调解+听证+救助”的多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模式。
紧抓落实,保障创建成效。故城县检察院通过制定方案、明确分工、细化措施,推进品牌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干警群众工作能力明显提升。案件办理中信访苗头评估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多元化解机制效能明显提升。与政法委、公法司联动,共预防信访案件13起;与法院、公安成立“执行联动办公室”,遏制因执行难造成的信访案件高发势头;发出检察建议28份,从源头减少信访问题发生;信访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坚持预防法治化源头问策、受理法治化精准对标、办理法治化多元化解、监督追责法治化有责推断、维护秩序法治化情理法融合,自2023年9月故城县全国信访法治化示范县创建以来,全院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5%,网上信访量同比下降86%,未发生一起集体访或进京赴省访。(图片由孙厚宁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