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成都世界运动会在巴山蜀水间拉开帷幕。在这场非奥项目最高规格的体育盛宴背后,西南铁路以“钢铁动脉”的担当,编织出一张安全、高效、温情的运输保障网,让“中国速度”与“天府文化”在铁轨上交相辉映。
精织“安全网”,千锤百炼铸就铜墙铁壁。在成都供电段接触网工的作业日志里,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8月1日至4日,400余名职工对成都枢纽、西成客专等6条线路展开“拉网式”排查,累计整治轻飘物隐患1400处,相当于为铁路供电系统做了次“全身CT”。从动车组头灯雨刷的精密检修,到受电弓高压设备的毫米级校准;从兴隆湖畔跑酷赛道的地质勘测,到中欧班列集装箱的防震加固,西南铁路用“绣花功夫”筑牢安全防线,让中国高铁的“国家名片”在盛会期间愈发闪亮。
畅达“黄金道”,智慧调度激活运输动脉。当11柜奥地利定制的索道滑水设备搭乘中欧班列,穿越11个国家准时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这场跨越欧亚大陆的“极速接力”,彰显着“钢铁驼队”的硬核实力。蓉欧速达班列按图定时刻表双向稳定运行,将传统海运45天的周期压缩至11天,为赛事筹备抢出宝贵时间。在国内运输战场,铁路部门通过“一日一图”动态优化列车开行,在成渝客专、西成高铁等热门线路加开列车;在成都东站设置“世运专用通道”,实现参赛人员30秒快速进站。这些智慧化、人性化的运输方案,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铺展“文化卷”,流动窗口演绎天府神韵。当G2963次“世运蓉港行”主题列车穿越秦岭隧道,车窗外的山水画卷与车厢内的川剧变脸表演相映成趣,这场移动的文化盛宴让香港旅客惊叹。铁路部门深谙“文化赋能”之道,在成都东站打造“世运文化长廊”,将蜀绣、漆艺等非遗元素与体育精神巧妙融合;在“大运号”旅游列车上设置VR体验区,让乘客提前感受飞盘、攀岩等新兴项目的魅力;餐车推出的“熊猫竹筒饭”让外国友人举着手机拍个不停,双语服务队用成都方言教运动员说“巴适得板”,志愿者手册里的三国典故让历史迷们如获至宝。这些充满巧思的文化传播,让铁路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最佳展台”。
铁龙奔腾处,盛会正当时。当参赛选手走出成都东站,当奖牌在世运广场完成文化展示,西南铁路人又将踏上新的征程。但他们用汗水和智慧镌刻下的运输保障范式,必将成为中国铁路服务重大国际赛事的经典案例,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余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