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近日通报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协同实践案例,淇县工商联报送的“构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案例入选典型案例。这是该县继“法企直通车”机制、商会调解案例先后获全国性荣誉后,法治护企工作的又一成果。
淇县工商联近年来立足职能优势,联合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部门构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为民营企业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其中,淇县商会调解中心整合商协会会长、专业律师等22名调解员力量,通过委派调解、委托调解等模式开展诉前调解,并实现线上调解平台与法院系统无缝对接,累计为企业节约解纷成本超百万元。同步建立的“法企直通车”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协同调研等9项制度,高效响应企业法律诉求。
在风险预防方面,该县开展“检察护企”“送法入企”等专项行动,组织刑事法律风险防范讲座30余场,覆盖企业200余家。公安系统创新“警务专员”驻企服务,通过“雷霆·护企”行动整治企业周边环境,排查安全隐患160余处。司法系统推动律师事务所与乡镇商会结对,14名律师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出具个性化法律意见书80余份。
此外,淇县还通过劳动争议“风险告知”制度、联合调解机制等,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近三年促成劳资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40%。全国工商联评价称,该体系为基层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权益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