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光点亮城市 2025年4月“昌平榜样”月榜人物揭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5 20:1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5 20: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北京市昌平区委宣传部、昌平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2025年“昌平榜样”选树宣传活动4月月榜名单发布。此次揭晓的五位月榜人物虽身处平凡岗位,却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他们事迹各异,但都共同彰显出与城市共进、与时代同行的追求,为区域发展注入力量,诠释了普通人的责任担当。

昌平区交通局货运管理中心职员兼红十字志愿者张立华,多次凭借专业急救技能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2020年救助突发脑出血的环卫司机,2025年3月在南口公交站为突发急性心梗的老人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陪同就医,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多年来她还积极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宣传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用“生命至上”的信念践行红十字志愿者的担当,其“每一次毫不犹豫地伸手”的善举,让助人为乐精神落地生根。

崔村镇居民徐玉涛与评剧相守48年,热爱艺术的他不仅自筹19万元创排评剧《春风化雨》,还在2013年“星火工程”启动后,带领团队累计演出400余场。演出中,他巧妙地将文明创城等时代内容融入传统唱腔,更创新加入电子琴伴奏吸引年轻观众。他常说“评剧是咱老百姓的根,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就要一直演下去!”。如今正筹划“昌平评剧传习社”的他,通过手把手教孩子们唱念做打,让这门传统艺术得以薪火相传。

昌平区青空应急救援队队长张强,牵头组建青空应急救援队,参与防汛巡查279人次、泄洪保障188人次、应急演练220人次。2021年河南暴雨期间,带队转移群众、处置121起涉水险情、转运发放救灾物资1600多件。2023年北京洪涝期间,转移房山区群众128人次,协助十三陵镇5个村完成40万平米灾后消杀。并组织应急宣传培训352场,参与重要会议保障33次,队员出动7568人次。他无畏担当、专业行动,是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闪亮坐标。

在昌平区沙河中学,有这样一位令人动容的音乐教师申海亮。命运多舛,眼疾将他困于黑暗之中,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他不仅勇敢地站上了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更以一颗赤诚的师者之心,精心培育出大批音乐苗子。从辍学少年到音乐教师,他用自身经历传递“自强不息”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深刻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永不放弃的坚持”。

北京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首席技术官赵天萌婉拒美国多家顶尖机构邀约,毅然回国加入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带领团队研发出将水稻基因插入时间从数年大幅压缩至几周的“PrimeRoot”技术,被《自然》杂志列为“年度七大技术趋势”,推动构建SEEDIT™技术平台,申请135项国际专利,坚持“让农民用得起”。他用十年青春,在农业科技的画卷上,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图景。

此次揭晓的五位“昌平榜样”月榜人物展示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热心公益、自强不息的正向精神风貌,生动呈现出新时代榜样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特质。随着评选工作的深入推进,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将为昌平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