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杭州市临安区与甘孜州白玉县开启对口支援以来,教育帮扶始终是两地协作的重要一环。课堂之上,一批批临安骨干教师跨越山海奔赴白玉,以专业精神深耕细作,让高原课堂充满温度;课堂之外,临安区统筹推进各类教育项目落地生根,让校园面貌悄然焕新。丰富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持续开展,更让两地文化在交流中深度交融,让民族情谊在互助中愈发深厚。
临安区锦城第四中学的范益龙老师,2022年就投身白玉教育帮扶。2024年,他再次来到白玉,担任白玉县中学挂职副校长兼临安班班主任。他借鉴临安学校集体备课模式,组织开展联合教学活动,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在他的带动下,王潮梁、吴华斌、马铭三位老师也各展所长,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合力助力学生成长。正如学生们所说:“老师们总能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
在四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临安班在八年级下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全科总成绩位居平行班榜首。而在上好课的同时,山海相连的桥梁也在结对帮扶活动搭建中悄然搭建。
2024年9月,临安班学生赴临安区锦城四中研学,开阔了学生们视野;2024年11月,临安区人大捐赠总价值15万元的71块移动式黑板,覆盖了白玉县中学所有教室和多功能室,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12月,临安博世凯小学又捐赠一批冬装,为临安班的同学们送上温暖。2025年2月,浙江农林大学周新华教授为两地学生共上“开学思政第一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3月,联合杭州多所学校开展“书信连心·临白同行”活动,用书信缩短山海距离。5月,锦城四中校长王宇航率团队到访白玉县中学,签署结对帮扶协议,双方将在教师培养、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学生互动等方面深化合作。
教育帮扶除了软性提升,也离不开硬件的坚实支撑。自2021年对口支援以来,临安区累计投入援建资金1800余万元,统筹推进教学楼、宿舍楼、医务室、盥洗设施等教育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白玉县中小学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其中,2023年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天目楼”,有效解决了白玉中学2000余名师生迫切想要解决的洗澡和住宿问题,为师生们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如今,白玉中学的课桌椅已焕然一新,教学设施也在持续完善,学校整体面貌有了显著提升。
“老师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随着八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四位临安教师即将结束他们的援派之旅。天目楼下,老师和同学一同合影,师生间满是不舍之情。临安和白玉虽远隔千里,但因教育协作心手相连。微光虽小,却能汇聚成强大力量;一年虽短,却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星辰大海。愿孩子们以知识为舟,以梦想为帆,驶向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图片由汪悦授权提供)
照片:白玉中学副校长(挂职)、临安班班主任 、物理、生物老师:范益龙
照片:四位老师研讨教案
照片:临安班学生在体验人工智能课
照片:临安班同学收到杭州笔友的回信
照片:锦城四中援助临安班捐赠仪式
照片:临安区援建项目:白玉县中学“天目楼”
照片:白玉县中学临安班集体合影(2025)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