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文明之城 共育文明之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5 14:2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5 14: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早晚交通高峰期,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总会准时出现在斑马线旁;每到周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笑语不断,孩子们在此感受文化魅力,文明种子悄然扎根……这一幕幕是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后半篇文章”的生动缩影。

今年年初以来,开发区围绕“四个着力”精准发力:着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拓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举措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丰润道德滋养。

理论铸魂强根基 思想引领聚共识

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在“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微信公众号上持续开设《天天学习》专栏,累计转载权威解读文章85篇;充分发挥基层宣讲团作用,开展市民素养提升专项宣讲活动;创新“文艺+理论”模式,创作《婚礼新风波》《村规民约三句半》等5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累计组织“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16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润物无声、深入人心。

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宣讲体系,通过“经开课堂”、基层宣讲团、文明实践日、主题党日等形式,实现常态化宣讲覆盖,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群众思想的定盘星。

此外,定期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截至目前,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等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组织优秀文明实践项目展演18场,开展“童声里的中国”等未成年人活动40余场。

文化惠民润生活 移风易俗树新风

持续打造“书香经开”全民阅读活动品牌。举办“书香经开,‘阅’享未来”2025年开发区全民阅读启动仪式;组织开展新时代阅读推广人、“我的枕边书”等赛事评选活动;开展“典籍里的中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12场,深入推进“书香经开”建设工程。

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盛世梨园我来唱”等文艺展演活动16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88场;开展版权服务进基层工作宣传活动8场,发放版权登记宣传页100余份、宣传物品80余份。

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三大提升十项行动”。制作并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挖掘八角社区“百姓大食堂”“村规民约”等移风易俗典型案例4个;开展“乡村光荣榜”推荐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各类人员43名,以文化滋养培育文明乡风。

文明实践显温度 城市精神润无声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文明正从墙上的标语,化作市民举手投足间的自觉。

在司机李先生的微信朋友圈里,一直置顶着一条动态:“上次下雨天,一位老人主动帮我擦拭后视镜上的水珠,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文明是会传染的。”李先生向来礼让行人,只当是应守的本分。直到那位老人为他擦去后视镜上的水珠,他才豁然开朗:文明从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善意与善意的相互映照,是能在人与人之间悄悄蔓延的温暖。

菜市场里的变化藏着最暖的民生温度。王大姐的摊位前,顾客总会笑着说“谢谢”,而她算账时也会抹掉零头。这些年她坚持“多给一两”的习惯,早已在讨价还价声中,悄悄变成了菜市场里心照不宣的温情规则。商户们用实在劲儿,把买卖做成了邻里情。

社区议事厅的灯光常亮至深夜。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方案讨论会上,顶楼邻居承诺“施工期间帮老人买菜”。业主群里,大家热烈讨论着“共享工具角”的筹建计划,有人捐出闲置的电钻,有人提议制定借用公约。这些微光,正让“守望相助”的传统焕发新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