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非遗IP激活夏日文旅新生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4 17: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4 17: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首届“自然奇遇+西游奇妙夜”主题文旅活动在该县玫瑰湾研学基地拉开帷幕。活动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展现了非遗猴戏与现代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新野县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野猴戏”的核心传承地。新野猴戏,始于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相得益彰。如今,新野县以“西游奇妙夜”为载体,将非遗猴戏与现代街舞、光影科技深度融合,推出《大圣归来》《金箍棒特训营》等沉浸式演出,打造出集非遗活化、科普教育、夜经济消费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品牌。

活动中,演员们带着灵动的猴子,为游客们带来一场场妙趣横生的表演,猴戏艺人身着悟空战袍,以威武的姿态,再现经典场景,日均吸引游客量达传统展演的5倍,让非遗从“活下来”迈向“火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以新野猴戏为灵魂引擎,深度激活《西游记》这一超级文化IP,更敏锐捕捉到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引发的全民“悟空热”,实现经典与潮流的惊艳碰撞。“野新新”萌猴形象贯穿日场研学,设计“五猴能量体系”引导儿童探索。在玫瑰湾研学基地,南阳师范学院天文专家带领青少年开展“太阳探索之旅”,通过裸眼观星挑战、简易望远镜组装,解密《西游记》中“月宫”“天宫”的科学原型;夜场则打造“仙妖文创市集”,脸谱彩绘、发光紧箍杯、金箍棒模型等特色商品,让大圣符号从舞台走入生活,形成与《黑神话》周边呼应的实体化收藏热潮。“星空书院”内,高校专家坐镇公益天文课,游客在专家引导下观测牛郎织女星,同步聆听《萤火虫故事会》中鹊桥相会的典故,神话传说在科学观测下获得全新注解。

这种“文化传说+科学认知”的模式,让非遗传承有了更坚实的根基。活动期间,游客还可以品尝“火焰山烧烤”、“蟠桃酿特调”(葡萄汁+新野黄酒),选购猴戏脸谱、糖画等手作,带动本地葡萄、黄酒等农产品销售,预估暑期周边营收增长30%。夜间经济的繁荣,有效激活了乡村资源,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吸引了周边县市超50%的客源。

据悉,本次活动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机制,由南阳文投传媒集团主办,新野县文联、科协、旅游服务中心、玫瑰湾研学基地等多部门协同,推出中小学生免票政策,降低研学门槛;特邀猴戏传承人常驻基地教学,构建“观赏-体验-传习”闭环。活动还设置“抖音挑战赛”,鼓励游客拍摄“我的西游vlog”,形成“线上种草、线下打卡”的传播矩阵。

近年来,新野县深入挖掘猴戏文化内涵,积极推动猴戏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举办各类猴戏表演活动、打造猴戏文化主题景区等方式,让新野猴戏从传统的街头表演走上了文旅大舞台。当虚拟世界的金箍棒在《黑神话·悟空》的荧幕上挥动,现实中的金箍棒正在新野的夜空划出传承与创新的烟花轨迹,衍生出一条“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科普资源场景化应用”的特色发展路径。这个夏天,来新野,共赴一场星空下的东方奇幻之旅,见证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破茧成蝶。(图/王凯)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