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搭建心灵桥梁 用行动诠释教书育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4 16:3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4 16: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鄂南教育重镇咸宁市,有一所承载着百年文脉的荆楚名校——湖北省咸宁高级中学。这里不仅是莘莘学子求知的殿堂,更孕育了一批像王芳这样以教育为信仰的"点灯人"。20年来,这位高三英语教师用"语言桥梁论"重构英语教学,让3000多名学生通过英语看到世界,也让世界听见中国少年的声音。

"哑巴英语"到"自信表达"的破茧之路

2009年的毕业季,学生小周在班会上突然哽咽:"老师,我能读懂莎士比亚,却不敢在便利店用英语问路。"这一幕成为王芳教学转型的起点。

如今走进她的课堂,会看到别开生面的教学场景:学生们用英语演绎《雷雨》片段,在角色扮演中习得虚拟语气;"世界咖啡角"里,学生们轮流用英语介绍家乡非遗文化;更特别的是"解忧信箱",每周都有学生用英语倾诉成长烦恼。

"语言是思维的翅膀。"王芳的教学创新收获累累硕果:近五年,她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素养大赛国家一等奖,更有8名学生考入外交学院国际组织人才班。

教育智慧:让每颗种子找到适合的土壤

在英语组"成长档案柜"里,珍藏着一本特殊的相册。2018年,沉迷网游的小林总在课上画游戏角色,直到王芳发现他临摹的都是英文版《魔兽世界》原画。

"教育不是修剪枝丫,而是发现可能。"王芳为小林定制"游戏本地化"课题,让他翻译游戏角色台词。这个"网瘾少年"如今已成为腾讯游戏国际化项目组最年轻的翻译师,他在校友会上感慨:"王老师让我明白,兴趣与专业可以完美融合。"

对患有社交恐惧症的转学生小雨,王芳设计"树洞演讲"——先对着玩偶练习,再过渡到小组展示。一年后,这个曾被点名就脸红的女孩,竟在全国模联大会上用英语侃侃而谈。

家访本里的教育温度

2021年初春,当王芳推开学生吴思琦家的铁门时,灶台上半碗冷掉的咸菜让她心头一紧。这个靠低保生活的单亲家庭,墙上却贴满了英语奖状。"教育既要扶智更要扶志。"在学校"春雨计划"支持下,已有37名像吴思琦这样的学生考入重点高校。

在咸宁高中的"英语文化节"上,王芳站在人群后方,看着学生们自信地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这位荆楚教育英才用20年证明:真正的教育,是让每颗星星都找到自己的银河。(图片由王芳授权使用)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