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东山区封开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深入推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赋能基层发展,2025年7月10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点亮心火”实践团赴封开县都平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伍聚焦村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创新性地融合AI技术、艺术疗愈与运动干预,为百余名留守儿童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守护之旅,为解决偏远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提供“心火方案”,贡献“华师力量”。
开营仪式:心火初燃启新程
7月10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点亮心火”实践团在封开县都平镇都平中学举行开营仪式。都平镇团委副书记伍燕宁在致辞中动情地说:“在我们镇,大多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这次华师带来的创新服务,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
实践团队长刘文佳接过话筒,详细阐释了项目设计理念:“我们创新性地将AI技术与心理服务相结合,通过‘AI测评+艺术疗愈+运动干预’三位一体模式,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突破专业人才短缺的瓶颈,二是解决传统测评的局限性,三是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接着,实践团队长刘文佳用饱满的热情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授课内容,期待为孩子们带来多彩而富有启发性的课程体验,点燃他们成长的心火,让希望的火种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都平镇团委副书记伍燕宁致辞
“AI+艺术+运动”三管齐下疗童心
“AI在哪里?”当科技的触角延伸至乡村课堂,AI 启蒙课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实践团队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AI启蒙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妙趣横生的互动,揭开了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孩子们心中的疑问:“AI是什么?”、“它就在我们身边吗?”、“我们能用AI做什么?”,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好奇的种子,点燃了探索科技奥秘的火花。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到AI在便捷出行、辅助学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更通过与AI语音对话,在直观体验中认识到科技的强大与魅力。其中“与AI说心里话”环节最受孩子们欢迎,留守儿童小芳鼓起勇气对智能助手说:“我想爸爸妈妈了”,当听到“你的思念他们一定感受得到”的暖心回复时,小仪红着眼眶笑了。而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将目光从广阔的外部世界转向丰富的内心宇宙,实践团紧接着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心理绘画课堂。
“暖色调通常与哪些快乐、兴奋的心情相连?冷色调又可能代表着怎样的平静或忧郁?”实践团授课老师首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色彩与情绪”的对话,课程巧妙引入“情绪调色盘”概念,引导孩子们用色彩表达心情。在将色彩卡片与情绪表情卡进行趣味配对时,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画笔下的颜色,竟是表达喜怒哀乐的另一扇窗口,是心灵的独特语言。
随后,课堂从认知转向自由的创造。令人惊喜的是,平时寡言的小强用明亮的黄色画出了他心中的足球梦,AI分析显示其“充满活力与希望”。学校老师感慨:“这些画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一面。”这一刻,对科技的惊叹与对自我的探索,共同构成了点亮心火的温暖光芒。
操场上一场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体育课”将活动推向高潮火热开场。队员带领孩子们参与“心理能量球”传递、“击掌接力”奔跑等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强健体魄,在挥洒汗水间释放压力,在互助协作里感受温暖。“游戏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情绪管理、团队协作等多重心理教育目标。”实践团活动设计者解释道。借助体育课的身体语言与内在节奏,队员们引导当地孩子们觉察、理解并调节自身情绪,掌握实用的情绪管理方法。
“当球传到我手里时,开始很紧张,但听到队友的加油声,我就有了勇气。”在游戏后的分享环节,原本内向的小航主动发言。实践团成员将专业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以运动疗法与心理团辅的有机叠加,使体育场化身为激活心灵的“解压舱”与“能量场”,引导留守儿童以健康的体魄拥抱阳光心态。
实践团队员开展“情绪与色彩课”
结营仪式:心火不熄向未来,长效机制谱新篇
7月16日的结营仪式上,都平镇团委副书记伍燕宁动情地说:“这一周来,我亲眼见证了孩子们的变化。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为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仪式现场,孩子们展示了他们的AI绘画作品和运动课程收获,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随后,孩子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将数日的感悟与成长化作笔尖流淌的文字。
活动的尾声并非终点,而是启程的序章。实践团成员特别向校方老师展示了团队与校企联合研发的“安心AI”系统——一款基于绘画心理疗法研发的AI绘画心理评估系统。为了直观呈现其强大效能,成员随机选取了一位学生的画作,现场拍照上传至AI平台,短短10余秒内,系统就输出一份详实、专业、篇幅近5000字的心理分析报告。实践团队员结合AI报告,向老师们生动解析如何透过绘画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精准捕捉孩子的情绪状态与心理需求。这一将艺术表达与人工智能完美结合的前沿应用,令在场的老师们惊叹不已,深刻感受到科技赋能心理健康的无限潜力。
“点亮心火”实践团此次封开都平之行,成功实践了“AI前沿科技+心理学专业理论”的多学科融合服务模式。这不仅有效突破了偏远地区心理服务的人力与专业资源瓶颈,其校企合作研发的隐蔽高效的AI绘画心理评估系统,更成为解决区域心理健康服务不均衡问题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工具。同时,精心设计的AI启蒙课程,不仅拓宽了乡村儿童的视野,点燃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体现了教育公平与科技平权的深刻内涵。这种“科技、文化、卫生”三管齐下的实践之旅,正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被理解、被支持的心灵成长空间,让每一颗留守的心也能在专业守护和科技创新中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下一阶段,“点亮心火”实践团将深入杏花镇与县域江口街道,通过摆摊宣讲活动,展示AI赋能心理服务的跨场景应用功能与优势。这种融合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的实践模式,正在粤东大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而“这把心火,必将照亮更多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图片由郭杨杨、颜心远、李依琳授权发布)
实践团与都平学校师生合照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