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开行银发旅游列车总数预计突破2000列。前不久,460多名旅客乘坐“熊猫专列·什邡号”银发旅游列车,从四川成都出发,在河南焦作游览云台山等景区后,一路驶向东北。当“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年轻人的日常,越来越多银发族也怀揣着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加入出行大军。
智能服务“有温度”,出门即是舒心。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旅游人数占比逐年攀升,银发旅游市场正释放出巨大潜力,让银发族共享旅游发展红利,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铺就一条便捷、舒适、暖心的“适老旅游路”。铁路部门推出银发专列,适老化改造车厢助力银发族出游。在硬件上,车厢进行全方位适老化改造:加宽通道、降低铺位、增设扶手,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人文关怀;在服务上,配备随车医生、定制营养餐食、组织文娱活动,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服务温度。这种“硬设施”与“软服务”的结合,让老年旅客的出行从“将就”变为“讲究”,这些细节里的温度,让银发族感受到科技的善意。
设施设备“下功夫”,出门即是安心。登山游、健步走、农家乐,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选择走出家门,以更年轻的心态拥抱大好河山。老年群体对旅游环境的舒适度、安全性要求更高,这考验着各部门的精细化服务水平。银发群体接收信息更多依靠线下渠道,结合银发族特点,铁路部门既通过12306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线上旅行平台等渠道推广线路信息,还与旅行社对接,方便旅客报名,据统计,通过旅行社报名乘坐银发旅游列车的旅客占比超过60%。铁路部门从开设爱心通道,提供优先安检、无障碍设施等便利;景区从增设无障碍坡道、防滑地面、休息座椅,到配备急救设备、提供轮椅租赁,这些看似微小的改造,实则是对老年游客最直接的关怀。实践证明,细节处的用心,能让银发族的旅途更从容。
旅游产品“多样化”,出门即是顺心。银发族的旅游偏好与年轻人不同,他们更看重文化内涵、慢节奏体验和健康保障,有的想重走革命老区,追寻红色记忆;有的偏爱古镇水乡,享受悠然时光;还有的热衷康养之旅,在山水间调养身心,近年来,“夕阳红东北冰雪之旅”“江南古镇文化专列”等特色银发专列,精准对接需求,让银发族在旅途中收获归属感与满足感。成都打造银发旅游专列,上海推出老年阅读行动,这些实践表明,当社会以全龄友好视角重构服务,银发经济不仅能释放万亿级动能,更能让“夕阳红”成为文明进步的温暖注脚。铁路作为国家交通大动脉,正通过适老化改造、智慧服务创新,构建起“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全龄友好出行体系。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30万亿元,铁路旅游专列有望成为连接城乡、激活内需的“金色纽带”。
一个能让老人从容看世界的国家,才能让所有人看见未来。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银发专列启示着公共服务的创新方向——在数字化浪潮中保留“慢选项”,在效率至上时代坚守“人性化”。我们期待,这趟开往幸福晚年的列车,正载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文明基因,驶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下一站风景。(刘洋 陈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