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迎来开通运营“满月”。一个月来,该段高铁日均到发旅客超4.3万人次,其中重庆至长沙及沿线日均到发超2.8万人次,成都至长沙及沿线日均到发超1.1万人次。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开通,是打通西南与中南地区快速通道的关键一步,为区域协同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在促进人员往来、资源流动,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时空重塑,幸福成色持续提升。渝厦高铁重庆段,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民生线。它终结了渝东南不通高铁的历史,将黔江区与重庆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大幅压缩至1小时左右。以黔江为中心,形成了“1小时到重庆、3个多小时到成都、3个多小时到长沙”的高效交通圈。让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无论是就医、求学还是办事,都能实现“朝发夕返”,极大地提升了生活品质。同时,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也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让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百姓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文旅融合,经济活力竞相迸发。高铁串联起武隆喀斯特、南川金佛山两处世界遗产及8个高等级景区,形成了极具吸引力的“高铁文旅带”。黔江的濯水古镇、武隆的天生三桥等景点,如今因高铁而被更多人知晓,“快旅慢游”模式让游客出行体验大幅提升,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让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旅客在便捷出行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沿线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增进彼此的了解与认同,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能增强区域凝聚力,为区域协同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双向联动,开放格局不断拓展。高铁一响,黄金万两。渝厦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贯通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株潭城市群,更将成渝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紧密相连。以重庆和长沙为例,两地制造业借由高铁东风加速“智变”,实现技术共享、产业协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随着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顺着高铁高效流动,区域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资源配置将更加优化,渝东南地区将更好地“走出去”,优质要素也将加速“引进来”,为成渝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带来新机遇,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满月”佳绩,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八纵八横”路网延伸,这样的发展故事还将继续书写,绘就新时代山河锦绣的新画卷。(简艳、张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