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大力发展对虾产业 建设高质量“海上粮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5:5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5: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生态盐田虾之乡”滨州,海风轻抚盐田,一笼笼活蹦乱跳、晶莹剔透的盐田虾被捕捞上岸,海上丰收画面喜人。近年来,滨州积极向海图强,大力发展对虾产业,从品牌打造到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力,建设高质量“海上粮仓”。

2024年,滨州对虾产量高达16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53%。截至目前,仅滨海镇盐田虾养殖场面积已达30多万亩,年产量超1万吨,仅对虾一项就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有效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发展富民产业,抓好滨州对虾等14个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滨州市抢抓机遇,立足对虾的独特优势,全力打造“滨州盐田虾”优品与特色地域品牌,为建设高质量“海上粮仓”奠定坚实基础。

眼下,山东省滨州市数万亩盐田迎来南美白对虾丰收季,虾农们热火朝天地拉网捕虾。在今年一季度,滨州的盐田虾就登上了北京国贸地铁站的广告大屏,同时,各类开捕节、对虾节等销售活动都以鲜美视觉与味觉体验打通了“品质认知-消费冲动-购买便捷”链条,拓宽了盐田虾的销售渠道,让更多虾农们的丰收果实的销售没有后顾之忧。

近年来,滨州市实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全国唯一建成的对虾联合育种平台投入运营,对虾产品得到有力发展与推介。接下来,滨州将以“市场+渠道”拓展版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网络,从对虾产品的运营方面要效率。

在对虾的育种车间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虾苗的24小时全程监护,对虾联合育种平台是最先进育种设施设备,滨州通过科技赋能在种源研发与检测方面实现了有利突破。十四五以来,滨州累计落实财政资金1亿元支持对虾种业发展,渤海水产目前已成功培育“渤海1号”“广泰2号”等耐盐碱对虾新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虾新品种4个,占全国4/15;培育1000余个核心种源家系,约占全国的1/5。以上成就,依托的是科技创新对于滨州对虾产业的赋能与增力。

随着“蓝色粮仓”建设的不断推进,滨州市海洋渔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广袤的海洋正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未来必将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海洋产品,为实现海洋强国梦增添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