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织密防溺亡“安全网” 筑牢暑期“防护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31 20:0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31 20: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连日来,南阳市宛城区溧河街道积极行动,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抓手,从责任落实、宣传教育、设施配备到日常巡逻,全方位织密防溺亡安全网,守护着辖区内暑期平安。

责任链条“拧成绳”,织密安全“责任网”。街道构建起“党建引领、部门协同、村组发力、志愿助力”的防护体系,制定《防溺水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村属地责任和辖区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了“街道统筹、部门协同、村组执行、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管、每一处水域都有人守。

宣传渲染“全覆盖”,筑牢安全“意识墙”。溧河街道打出“线上+线下”宣传组合拳,掀起防溺亡知识普及热潮。线下,醒目的宣传横幅如安全卫士,悬挂在街道主干道、学校周边;警示标语似无声的提醒,矗立在河边、坑塘、沟渠等水域旁;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一对一”宣传,重点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困境未成年家庭发放《溧河街道防溺水安全倡议书》500余份,确保宣传精准到户;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安全讲堂”,覆盖学生300余人次,以案例教学、互动问答等形式,切实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救能力。线上,车载广播走街串巷,循环播放防溺亡知识;微信群、公众号定期推送图文、视频等内容,营造“人人知晓防溺水、个个重视生命安全”的浓厚氛围。

人力物力“全备齐”,打造安全“救生站”。该街道充分整合资源,组建12支应急救援队,组织街道应急办、派出所、卫生院和12个村开展应急救援联合培训,重点演练溺水人员急救技能,切实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严格按照“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的“四个一”标准,全面加强救援物资储备。近期,新增救生圈、救援绳等设备50余套、警示标识60个,确保在关键时刻各类救援物资充足可用,为溺水救援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每日巡查“不打烊”,严守安全“生命线”。溧河街道对辖区17处重点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一隐患一档案”精准管理机制,详细记录问题类型、责任主体、整改时限,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整改防护设施缺失、警示标识不清等问题23处,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创新实施“双时段巡查”制度,各村组建专职巡查队12支网格队伍,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做到定点、定时、定人在重点水域开展巡查,每日重点加强“中午+傍晚”两个高风险时段巡查力度,劝阻未成年人靠近危险水域140余人次,为辖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图/赵鸿源、张寒)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