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共建旗舰项目逊科西-马林引水隧道工程全面竣工投入质保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30 16:3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30 16: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27日,由中铁二局与中海外联合承建的尼泊尔逊科西-马林引水隧道项目迎来重大里程碑。该项目正式获得尼泊尔灌溉部签发的最终接收证书(TOC)证书,标志着项目核心工程——全长13.3公里TBM主隧道全面竣工并顺利进入质保期,这不仅是中尼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水资源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更将显著改善尼泊尔相关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能源供应状况。

该项目由尼泊尔能源、水资源和灌溉部主导,是尼泊尔重要的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项目核心任务是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喜马拉雅山南麓,打通一条穿越山体的引水隧道,将逊科西河的丰沛水源引入马林河流域。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下游巴拉(Bara)、塔哈特(Parsa)、萨拉希(Sarlahi)等地区长期面临的干旱问题,惠及约12.2万公顷农田的灌溉需求。同时,利用引水形成的高位水差,项目还将配套建设一座装机容量28.62兆瓦的水电站,预计年发电量约250吉瓦时(GWH),有效缓解周边区域电力短缺的困境。

攻坚克难,中国方案铸就建设奇迹

项目建设历时三年有余,挑战空前。尤为严峻的是工程本身:隧道需穿越高涌水、极高地应力(最大埋深超千米)、软硬不均岩层、大型断裂破碎带以及岩爆频发区等极端复杂地质段落,施工风险极高。面对重重困境,中方项目团队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与组织优势:

一是自主保障,构建“生命线”:创造性地自建柴油发电站、砂石骨料生产线及混凝土管片预制厂,打造了一套独立高效的“微型供应链”,保障了关键物资的持续供应。

二是创新驱动,突破技术瓶颈:依托“靳海宽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针对复杂地质开展专项技术攻关,成功攻克了高压涌水封堵、岩爆防治、软岩大变形控制等世界级难题。

三是精细管理,挖掘极限效能:推行“工序卡秒”“洞内点位换班”“穿插式维修”等精细化作业模式,实施“人歇机不停”的双班高效运转机制,最大限度释放设备与人员潜能。

凭借卓越的综合能力,项目团队不仅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包括2段大涌水区、3条大型断裂带、4公里高地应力岩爆段及500米软岩大变形段在内的全部高风险段落掘进,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TBM隧道提前1年胜利贯通;试掘进阶段即达30天500米;最高单日掘进72.68米、单月掘进1503.3米;平均月进尺达768米,跻身国际同类工程顶尖水平,在喜马拉雅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树立了TBM施工的新标杆。

民心相通,社会责任彰显大国担当

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项目部始终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深度融入当地社区,促进民心相通。多次参与当地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展现守望相助精神;向周边学校、红十字会捐赠砂石骨料约500立方米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捐赠书包、教具60套支持教育;帮助当地村落疏通灌溉水渠长达10公里,直接惠及农业生产;累计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超2000人次,并系统培养维修工、电工、龙门吊操作手、叉车司机等技术工人260余名,提升当地劳动力技能水平。三年来,项目的有力带动效应显著。周边区域的养殖业、零售业、餐饮业以及车辆、住房租赁服务业均得到较好发展,有效激活了当地经济活力,促进了村落繁荣。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已成为展示中国先进基建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的重要窗口。建设期间,项目以其卓越的工程表现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先后6次获得尼泊尔政府部门的致信表扬,并累计接待尼泊尔政要、国际水利水电专家、学者现场考察8批次,成为推动中尼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尼泊尔逊科西-马林引水隧道项目的全面竣工,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尼泊尔国家发展需求深度对接的生动实践。它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区干旱缺电的面貌,为尼泊尔农业增产、能源安全和民生改善提供强大助力,更以实打实的成果诠释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为中尼传统友谊与务实合作谱写了新的华章。项目顺利进入质保期,标志着这一凝结着中尼两国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工程,即将正式交付尼泊尔人民,持续造福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图片由甘阿凉、曹琴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