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小巷 让普法更接地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9 14:4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29 14: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竹溪县烟草专卖局严格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部署及“八五”普法规划、年度普法责任清单等要求,切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社会责任,通过“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生动互动、“心贴心”全域覆盖的多元方式,让法治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彰显烟草普法宣传的新风采。

精准触达,为经营主体筑牢法治防线

针对零售户关注的法律难点和经营痛点,竹溪烟草打出“精准普法组合拳”。精心策划“普法大讲堂”活动,邀请法律顾问和业务骨干深入零售终端,围绕守法经营、法律风险防范、真假烟鉴别责任等内容,以“案例剖析+互动答疑”的形式,送上量身定制的法治“营养餐”。

日常工作中,执法人员化身“移动普法站”。城关执法人员皮波在走访、检查、案件处理时,总会随身携带《守法经营指南》等宣传单页,向零售户即时解读法规、开展警示教育,实现普法与执法同频共振。“小皮的普法太及时了!现在对合法经营心里更有数,能避开不少风险。”零售户王建国的感慨,道出了精准普法的实效。

此外,竹溪烟草还以零售户交流为契机,打造“身边人讲身边法”阵地,通过同行现身说法、剖析真实案例,让法律条文从“书面语”变成“家常话”,切实提升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意识。

多维互动,让法治宣传浸润生活场景

“同学们,这些像‘巧克力’‘糖果’的东西,可能是伪装的电子烟!”在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小学,稽查员的生动讲解,让“远离电子烟”的观念深植孩子们心中。这是竹溪烟草“面对面”普法的一个缩影——联合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等多部门,将课堂搬进中小学校园,通过模型展示、互动游戏、知识问答等形式,解析电子烟危害。2024年以来,已累计开展进校园活动十余次,发放资料八千余份,监督辖区内全部卷烟零售户、电子烟零售户规范张贴警示标语,为青少年撑起“法治防护伞”。

街头巷尾亦是普法主阵地。普法人员携带宣传资料走进社区、深入乡村,向群众讲解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烟草专卖法等知识。“以前一知半解的法律条款,今天全弄明白了,还学到不少烟草专卖法规,收获满满!”一位街边群众的称赞,印证了“微服务”传递的“心温暖”。通过“点对点”答疑、“面对面”交流,群众法律意识持续增强。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6·29”烟草专卖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节点,户外普法宣传点总是人头攒动。执法人员热情解答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八五”普法以来累计接受咨询超500人次,发放资料五千余份,让法律从“纸上”走到“身边”。

全域覆盖,让法治声音传遍城乡

为打破时空限制,竹溪烟草积极拓展线上普法阵地。围绕烟草专卖法规、许可证便民政策、真假烟鉴别、电子烟监管新政等主题,成功举办4场“普法云课堂”专题直播。首场直播中,法律顾问陈明律师深入浅出的解读,吸引超近万人次观看,让群众“指尖一点”就能学法律。

同时,充分利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法律知识、案例解读;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政策性问题,制作通俗易懂的法治短视频,让群众在休闲中接受教育。线上线下联动,让昔日“高大上”的法律条文成为百姓“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宝典。

从零售终端到校园课堂,从街头巷尾到云端直播间,竹溪烟草的普法足迹遍布城乡。下一步,竹溪烟草将继续深耕法治沃土,探索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普法方式,既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让法治之花在竹溪大地绽放得更加绚丽。(图片由 黄焕楠 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