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热浪蒸腾。咸丰县的烟田里,烟农背着竹篓穿梭在绿意盎然的烟垄间,采收成熟烟叶;不远处的新能源烘烤工场内,一排排烤房吞吐着热浪,显示屏上的温湿度数据实时跳动——田间地头与烘烤工场交织成一幅火热的农忙画卷。
然而,此前二十余天的持续阴雨天气,给这场“赶烤”攻坚战增加了难度:部分下部烟叶因光照不足成熟滞后,田间积水导致叶片含水量超标,采收与烘烤面临双重压力。关键时刻,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迅速行动,以三大硬核举措破局,推动“金叶”向“真金”加速转化。
7月21日,清晨六点,清坪镇智能烘烤示范基地已聚集三十余名烟农。烟站技术员陈友伦手持叶片泛黄的烟叶,对照温湿度曲线图讲解:“主脉发白、叶尖下垂的烟叶才达标,入炕后先在38℃低温稳温12小时,让水分缓慢排出……”为让技术精准落地,咸丰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创新“炕头课堂”模式,把教学搬到田间、烤房旁,通过“一对一”实操教学,让烟农直观掌握成熟度判断、烘烤曲线设置等核心技术。
烘烤技术指导到户,通过实时通讯设备,技术员通过烟农反应实时烘烤数据,及时发现烘烤中的问题。不久前,技术员曾冲发现烟农李友军家烤房升温过快,立即发送短信预警并远程指导调整参数。“以前全凭经验,现在手机能看专家指导,烤出的烟叶色泽鲜亮、油分足!”烟农李友军展示着刚出炉的烟叶,笑意盈盈。截至目前,咸丰通过开展烘烤技术培训,覆盖烟农1200余人次,发放烘烤知识手册,真正做到“技术跟着烟叶走,服务围着烟农转”。
走进清坪镇清水塘村烟农李国华家的院子,技术员曾冲正指导按“部位、颜色、油分”实行“二分法”分级。“以前集中收购时才分级,损耗大还容易混级。现在每炕出炉就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李国华边说边将金黄的烟叶按标准码放。
为保障分级质量,县局(营销部)建立“初分+复检+抽检”三级管控体系,对合格烟叶实行条码化管理,实现质量可追溯。通过将分级融入烘烤流程,烟叶收购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纯度预计提高5个百分点。同时,当地还与工业企业建立“工商协同”机制,按卷烟品牌原料需求定制分级标准,让咸丰“黄金叶”精准对接市场。
从田间到炕头,从技术培训到质量管控,咸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系统思维和科技赋能破解生产难题。如今,一片片烟叶在阳光与匠心的淬炼下,正加速完成从绿叶到“黄金”的蜕变,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史瑞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