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种烟就是靠天吃饭,如今有了技术员手把手教,连晾晒都讲究起来,这‘金叶子’真是越种越有奔头!”
双堰村烟农陈兴喜的感慨,道出了郧西县香料烟产业的新气象。正值盛夏,羊尾镇的田野上,一串串金黄的香料烟叶在阳光下闪耀生辉,烟农们穿梭其间忙碌采收,技术人员现场蹲点指导,一幅科技赋能、干群协力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郧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技术下沉、作风锤炼、产业提质”为主线,通过田间研学、精准指导、全流程护航,有力推动香料烟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金叶子”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烟农正在采收沙姆逊品种香料烟
田间课堂炼作风:年轻干部“脚下沾泥”学真知
“编烟要‘三分开’——叶片大小分开、颜色分开、生熟分开,这样晾晒时才能均匀脱水。”在羊尾镇香料烟田里,30余名年轻干部围在技术员身旁,认真学习编烟技巧。郧西县局(营销部)联合羊尾镇政府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研学”活动,技术员现场演示烟叶采摘、编烟、晾晒等环节操作规范,年轻干部们挽起袖子亲身体验,在田间劳作中深刻感受农事的艰辛。
“看似简单的编烟,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门道这么多。只有真正下到地里,才能体会到烟农的不易。”参与研学小张感慨道。今年以来,郧西县局(营销部)创新推出“实训+理论”培养模式,组织了多场农事实践活动,让年轻干部在泥土中锤炼作风、提升本领。通过参与采收、晾晒、醇化等全流程劳动,干部们不仅掌握了生产技术,更增强了服务烟农的责任意识,为锻造基层骨干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年轻干部在技术员指导下学习编烟技术
技术护航提质效:晾晒巡检“把好关”
调制是香料烟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烟叶的香气和收购等级。为确保品质,郧西县局(营销部)香料烟专班每日深入田间和晾晒场,开展全覆盖巡检。“晾晒时要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否则叶片易脆碎;湿度过高则可能导致霉变。”在小王沟村晾晒棚内,技术员梁天栋一边仔细翻看烟叶,一边向烟农王德贵讲解科学控温控湿的技巧。
针对巡检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专班人员现场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重新编排过于密集的晾晒烟绳,调整遮阳网的角度以防过度暴晒,指导烟农定时翻动烟叶确保均匀脱水……“多亏技术员及时提醒,不然这批烟叶恐怕就要晒过头了。”王德贵连连点赞。目前,郧西香料烟烟区已实现晾晒技术指导到户全覆盖,有效推动了工艺的标准化、精细化,烟叶优质率同比提升11%。
技术员在晾晒场检查烟叶质量
精准到户传技艺:编烟醇化“一招鲜”
“穿烟要背靠背或面对面,这样同绳烟叶质量才能一致。”在大院村烟农何佑水家中,专班人员正演示科学编烟方法。针对部分烟农习惯“一把抓”导致晾晒不均的问题,专班开展入户指导,强调要剔除难调制的鲜叶,按叶片特性分类处理。老何按新方法编烟后,晾晒出的烟叶色泽均匀、破损率大幅降低,“以前卖烟总被挑出次品,今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此外,专班还深入产区开展堆积醇化技术培训,重点讲解烟垛搭建、水分温度控制、翻堆时机等要点。“醇化就像‘酿酒’,温度超过32℃必须及时翻堆,否则烟叶会变质。”技术员孙君宏的比喻让烟农们豁然开朗。通过标准化操作,羊尾镇香料烟醇化损耗率大幅降低,香气物质含量显著提高。
技术员在农户家中指导编烟技术
“从种到收,每个环节都有技术兜底,烟农心里踏实了,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香料烟专班负责人陈新华强调。下一步,郧西县局(营销部)将扩大技术培训覆盖面,探索“智慧晾房”等新型设施应用,推动香料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让“金叶子”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郧西县的广袤田野上,科技与传统的交融正迸发新的活力。干部深入基层、技术走进入户、烟农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生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内涵。这片“金叶”飘香的土地,正书写着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生动篇章。(图片和文字由张培强、陈新华、毛仪海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