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跑出开放合作“加速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6:3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6: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15日,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启程驶向欧洲,这是今年经该口岸出入境的第2000列中欧班列,较去年提前13天达成这一数量,展现出中欧班列蓬勃的发展态势。

中欧班列作为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更是串联全球产业链、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关键纽带。它的蓬勃发展,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开放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书写着新时代开放合作的崭新篇章。

效率引擎全速转,激活物流新动能。此前,部分陆路口岸在中欧班列通关查验、调度衔接等环节存在流程繁琐、耗时较长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班列的通行效率。近年来,各地口岸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通过智能化调度系统优化作业流程、集约化查验提升通关速度、多部门协同压缩周转时间等举措,让中欧班列实现“快进快出”。今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提前13天达成2000列的出入境数量,正是效率提升的生动注脚,为国际物流高效运转注入了强劲动能。

丝路纽带织密网,拓宽合作新空间。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映射出中国与沿线国家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从最初寥寥几条线路到如今覆盖国内128个城市、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及11个亚洲国家超100个城市,从单一商品运输到电子产品、汽车配件、跨境电商货物等多元品类,中欧班列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为我国与沿线国家拓展合作边界提供了广阔舞台。

畅通通道稳预期,增强发展新信心。让中欧班列跑得更稳更远,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期盼,更是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中欧班列始终保持稳定运行,在“走出去”与“引进来”中,将“通道经济”成功转型为“枢纽经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跨国流动,一个个“洼地”变“高地”,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从“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中欧班列正以铿锵铁轨声奏响合作共赢的乐章。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条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必将承载更多梦想,书写更多精彩篇章。(唐汉斌、樊渐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