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手臂划水要发力,腿部蹬夹需协调,这样既能节省体力,也是落水后保持身体漂浮的关键。” 在共青团组织的“童”享夏日“游”记安全防溺水主题活动现场,消防员化身游泳教练,手把手教孩子们落水自救技巧与救生器材使用方法。孩子们在耐心指导下亲身实践,一步步掌握关键技能,应对突发溺水情况的能力悄然提升。
为筑牢暑期青少年防溺水安全防线,连日来,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辖区派出所等部门,创新推出“互动教学 + 场景模拟 + 数字推广”三维宣传教育模式,为孩子们撑起一把坚实的生命安全“保护伞”。
针对暑期培训班少年儿童集中的特点,支队联合辖区派出所走进各暑期培训班,开展集中式防溺水宣传。“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吗?”“河边!”“池塘里!”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宣传员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剖析近年溺水救援典型案例,细致讲解事故危害、高危区域及预防要点,通过问答互动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让防溺水知识在轻松氛围中入脑入心。
“很多人以为溺水时会大喊大叫,其实这种认知误区最危险。我们从专业角度还原溺水真实状态,就是要让家长和孩子看清真相。”消防员石宇航介绍道。为拓宽宣传覆盖面,随州消防携手本地融媒体中心,精心制作《溺水如何自救》《溺水 30 秒会发生什么》等系列科普视频。这些作品经电视转播、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后迅速引发关注,让更多少年儿童和家长认清了溺水的隐蔽性与危险性。
从课堂上的知识问答,到实践中的技能演练,再到家庭里的监护提醒,这种“知、会、行”的全面提升,让防溺水安全意识真正融入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更带动家长主动学习监护知识,在全社会织就一张“人人关注、家家参与”的防溺水安全防护网。(图文由刘英君曌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