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安全 “织网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4:5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4: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太阳在赤道以北徘徊的季节,每天六点半,阳光已经舒展开来,中交三航局六公司广东廉江核电取排水管线项目的安全早班会如期而至。

检查完前一日交接班记录、隐患报告单,安环部部长胡威正逐字逐句地向一线管理人员及协作队伍强调“十条‘红线’”内容,同时结合当日生产任务,提示核心安全注意事项。

太阳逐渐热烈起来,胡威的安全帽下开始渗出汗珠。但面对这些大伙早已耳熟能详的内容,他依旧郑重其事。“每一条‘红线’都是生命的防线,每一条核心安全事项都必须落到实处,作为党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意识我一刻都不敢忘。”在胡威日复一日高频次、强聚焦的安全灌输下,以及主动作为担起安全环保管理重任的加持下,项目团队实现了从“班前一刻钟”到“全年零事故”的跨越。

去年5月,项目团队从海南转战至广东廉江核电取排水管线项目。面对新的施工领域以及核电项目严苛的现场管理制度和复杂的流程手续,团队一开始着实有点摸不着门道。

为了尽快理清楚管理要点,特别是安全环保新要求,胡威主动请缨,迅速投入到对相关制度的梳理工作中。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往核电厂各部门跑,积极与各环节负责人沟通交流,详细掌握每项流程细节。仅用3天,他便构建起一套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整本笔记本上也密密麻麻记录下了核心要点,为团队在新环境中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构建起安全管理体系后,胡威便组织全体人员在每日例会、周例会等常规会议上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培训,同时也在安全早班会、碰头会等场合见缝插针进行要点宣贯。在施工现场巡查时,他也总会和遇到的一线作业人员聊上两句安全要点,确保每位一线人员都熟悉核电安全规范。

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加持下,项目团队迅速适应了新的施工环境与要求,各项工作也稳步推进。

项目施工期间,需穿越大量基本农田、林地及鱼塘,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如何做好水环保工作也成了项目团队面临的新挑战。

为此,胡威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种高效的浑水过滤装置,有效提升外排水质量,确保排放水符合环保标准。此外,他还采取了一系列简易实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如铺设防水土工布、修建截水沟等,有效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在胡威技术创新的带领下,项目团队进一步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在建设过程中,胡威还针对核电项目现场特殊的施工特点,总结同类项目应急要素,并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进行修改完善,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同时定时开展演练活动,让员工得以在实践中理解预案要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迅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胡威通过定期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无论是酷暑高温还是风雨交加,每天他雷打不动都会到现场巡查,细致入微地检查每一处潜在隐患,用实际行动践行“安全第一”的理念,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湛江核电每月都会对整个场区的42家单位开展安全红绿牌评比工作,并为前三名发放绿牌。在项目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项目在月度网格化检查中连续三个月荣获“绿牌”评级,2024年度也拿到了业主单位颁发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彰显了项目安全管理实效,也保障了工程安全高效推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