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银行昆明分行助力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走进禄劝,“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新篇章

渤海银行昆明分行助力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走进禄劝,“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新篇章

来源:鲁网 2025-07-23 12: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9日,“情系彝乡千山暖·金融惠泽万户安”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禄劝站活动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盛大启动。作为核心参与机构之一,渤海银行昆明分行积极融入“金融消保+非遗传承+提振消费+民族节庆”四维融合的特色模式,通过“进产业、进集市、进节庆”的创新实践,与当地各族群众深入互动,将普惠金融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精准送达边疆民族地区,为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贡献渤海力量。

彝绣经纬织消保,普惠金融绣振兴

在禄劝彝绣民族文化街,渤海银行昆明分行的工作人员成为普惠金融政策宣讲的 “主力军”。他们围绕贴息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民族地区企业关切的内容,逐户走访彝绣企业,一对一解答经营中的融资难题。针对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渤海银行团队特意准备了通俗易懂的案例手册,面对面教授风险防范措施,引导企业筑牢 “合法经营、风险可控” 的发展根基,用专业服务让普惠金融政策真正落地彝乡。

禄劝彝绣传习馆内,渤海银行昆明分行员工与非遗传承人、暑期学生共同参与刺绣体验。大家在学习火塘图腾绣法的过程中,由渤海银行员工结合彝族 “诚信为本” 的伦理传统,生动讲解 “远离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 等金融知识。“刺绣讲究一针一线不偏差,守好钱袋也得一分一厘不含糊”—— 这样的类比讲解,让千年非遗技艺成为金融消保的 “活教材”,也让渤海银行 “金融为民” 的理念随针线融入民族文化传承。

集市满减激活力,彝语宣讲守钱袋

禄劝县民族广场上,消费维权“小喇叭”用彝汉双语播报《防诈顺口溜》,“旅游消费防宰客”“网络购物辨真伪”等金融知识入耳更入心。由32家金融机构搭建的 “金融消保市集” 上,渤海银行昆明分行的展位前人头攒动。通过满减券发放、维权顺口溜广播等创新形式,将防诈知识转化为民生实惠,将金融消保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消费赋能工具,用 “看得见的实惠” 让金融消保深入人心。

通过“集市+满减+产业对接”的创新模式,让少数民族群众在体验“金融惠民”实惠的同时,提升理性消费、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形成“消保护航消费、消费带动产业、产业反哺经济”的良性循环,为禄劝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活动期间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消费减满劵2000余张,直接助力当地商品销售30余万元,真正实现“消保护航消费,消费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

火舞民族心连心,消保护航万家宁

夜幕下的禄劝县体育馆,金融消保启动仪式与火把节狂欢交相辉映,绽放出别样的光彩。金融火炬传递环节中,32家金融机构代表手手相传,共同点亮“金融安全之光”,这光芒不仅照亮了夜空,暖了各族群众的心,更是“金融为民”最生动的时代脚注。

活动巧妙将金融消保知识化作民族语言宣讲、趣味民俗互动,融入节庆场景。金融消保宣讲团用彝汉双语揭露“套路贷”“养老诈骗”等陷阱,《我和我的祖国》《云岭金声》《彝绣服装秀》等节目轮番上场,以欢快旋律传递风险要点,唱响边疆金融稳定最强音。市民纷纷表示,“观看表演就能学到防诈技巧,太实用了,这样的活动要多举办!”

金融惠民强根基,消保护航促发展

当彝山儿女在传承千年刺绣技艺时铭记“理性投资”,在欢庆火把节狂欢时学会“火眼金睛”,金融消保的温暖守护已悄然融入边疆发展的血脉。此次活动的开展,是金融系统践行初心使命、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具体实践,既填补了边疆金融教育的短板,又为“金融+”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展望未来,各金融机构将持续巩固活动成果,健全长效机制,让金融惠民的春风长久吹拂彝乡大地,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作为扎根云南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昆明分行始终将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作为重要使命。未来,分行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禄劝等民族地区的合作,围绕彝绣产业升级、农特产品流通等领域设计专属金融产品,健全 “金融消保常态化宣传 + 产业精准对接” 的长效机制,让金融惠民的春风长久吹拂彝乡,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 “渤海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