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香湘源副食经营部坐落在洞口县新华路与砚龙路交叉路口,这个看似普通的街边小店,却暗藏着好生意的经营密码——从零售选品到客群引流,从志愿服务到人情链接,生动演绎着新时代零售小店的“大智慧”。
从“小切口”看“大视野 ”
打开POS机,查看一天的销售流水与订单数据成为阚友香的必做功课。
阚友香今年58岁,作为零售行业的资深一员,阚友香将零售选品作为好生意的“敲门砖”,每天根据销售数据的波动情况分析需求走势,并调整商品备货。
“同一个街区,相邻两个店的客流和消费需求其实差别很大,有的商品可能在这个店卖的好,换到另一个店就卖不动了。订单数据可以让我清晰了解各品类的动销存情况,让我更理性、客观地选品。”阚友香说。
当同行在跟风囤积网红新品时,当零售单品销售遇冷时,阚友香已用好“潮流与经典共舞”的平衡术。她在店内设置“一周快闪区”,精心挑选新品饮料、美食特产、日用品,通过色系搭配、互补搭配、价格搭配等多重组合进行推广,根据“重复购买率”优化组合,这种严格的标准不仅帮助筛选新品,确保留下的每件商品都经得起市场考验,更是让原本驻足迟疑的消费者欣然买单,有效带动“客源+销量”双提升。
从“小角色”展“大作为”
“三伏天人体容易脱水,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引起血压升高,要注意多补水,在家开空调最好保持26-27度,避免造成血压波动……”店内,阚友香正在为熟客测血压,一声叮嘱,一杯茶水,看似寻常却暖心。
为拓展店铺功能,丰富服务项目,阚友香在店内增设健康守护台,配备电子血压计、测温枪、消毒喷雾等医疗用品,为周边居民和消费者提供免费健康服务。
“上了年纪血压容易升高,现在下楼买菜就能测血压,真是太方便了。”居民杨女士笑着说。
除此外,阚友香每月会请女儿替几天班,她要去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每逢志愿日,总能看见她红色马甲的身影穿梭在小区里,或是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为残疾人、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打扫服务;亦或是手持扫帚、钳子等工具,在街头巷尾、居民楼院清扫垃圾,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健康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从“小人物”品“大幸福”
“做生意讲究一个情字,经营生活,也经营人与人的温度。”茶香袅袅中,阚友香如是说。
“老罗爱抽和气生财,李姐常买醪糟罐头。”阚友香从柜台翻出一本旧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百来位常客的消费偏好。每当熟客光临店内,不等客人开口,阚友香已笑着递上他们惯用的商品。这种刻进骨子里的熟稔,让街坊们笑称这里是“第二个家”。
阚友香除了维稳客我关系,也尽可能拓展其他“朋友圈”。她积极填补商业空白,突破“个体谋生”的传统思维,免费将店外场地提供给早餐车、裁缝摊、烧烤摊等商贩,通过多元业态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力求把小店打造成有生活味和烟火气的集市名片。
商业合作带来了不错的成绩,小吃摊前人头攒动,豆腐花的细嫩甜腻、烤串的滋滋声、热卤的浓郁香气、旧衣摊上一针一线的情怀、摊主和顾客的寒暄,这些细微的感官刺激构成了线下商业本该有的样子,烟火气被重新编码为可持续的生活美学,有效激活大众消费“体验感”,形成“小摊点带动大民生”的乘数效应。
格局决定生意大不大,温度和细节决定生意长不长久,这两样,也许就是阚友香的“智慧密码”。
十六年时光流转,阚友香的经营哲学始终未变:左手紧握市场脉搏,右手温暖人间烟火。当夕阳为玻璃柜台镀上金边,她总会沏一壶陈年普洱,等待下一个推门而入的“家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