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蝉鸣攀上梧桐树梢,热浪席卷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新城街道的大街小巷,富兴超市老板王丽丽却对着空荡荡的店面发呆。这家经营了十余年的老店,曾因新鲜果蔬、齐全百货和热情服务攒下满店熟客,但在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的冲击下,客流量断崖式下滑,货架上的夏日水果摆了三天还卖不出半箱。“最惨的时候,一天营业额不到以前的零头,真怕这店熬不过这个夏天。” 王丽丽摸着冰柜里的荔枝,愁绪比暑气还重——那时的“空店”景象,成了她夜里惊醒的噩梦。
绝境里的“救命药方”
“王老板,我给您带‘救兵’来了!”7月初的一个午后,山东潍坊奎文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第二基层服务站客户经理邵玉娇顶着烈日进店,手里的笔记本写着“AI转型方案”。王丽丽苦笑着摇头:“打折、发传单都试过,没用。”邵玉娇却指着数据说:“周边顾客不是不买,是转移到线上了。AI就是咱们的‘夏日续命丹’,能把人重新拉回来。”
邵玉娇向王丽丽详细介绍着AI的“药效”:用AI分析周边三公里消费数据,能精准知道谁爱买进口水果、谁习惯晚8点下单;AI生成的宣传素材,能让西瓜海报在抖音上“自带流量”;甚至连补货清单,AI都能根据天气自动调整——“您看,这是隔壁店用AI后的销量,三个月翻了一倍。”
王丽丽盯着邵玉娇手机里的“爆单案例”,突然站起来:“这‘药’,我试!”
线上“破冰”:从无人问津到订单不断
第二天一早,王丽丽就跟着邵玉娇学用AI工具。抖音上,AI生成的“西瓜劈开瞬间汁水飞溅”的慢镜头视频,配文“富兴的夏天,甜到让蝉鸣都变调”,发布当天就有300多人点赞,有人专程留言:“地址发我,现在就去买!”
微信视频号里,AI根据消费记录给老顾客“画像”:给糖尿病患者推低糖水果,给上班族发“30分钟晚餐食材包”优惠券。小红书上,AI生成的“荔枝冰饮教程”“桃子沙拉食谱”,让店铺成了街坊口中的“夏日美食指南”。
图为王丽丽用AI软件制作的宣传海报
“以前一天卖不出10斤荔枝,现在光线上预订就有50斤!” 王丽丽翻着手机订单,7月中旬的线上销售额比6月增长了 200%,“这AI真是‘续命丹’,把店从空壳子里拽回来了!”
线下“焕新”:从冷清货架到体验热店
线上火了,王丽丽又把AI“搬进”店里。在店内,王丽丽计划引入AI智能货架,运用货架上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测商品的库存和顾客的停留时间、拿取频率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AI系统可以精准预测商品销量,及时提醒补货,避免出现缺货或积压的情况。同时,她还利用AI语音交互系统,为到店顾客提供智能导购服务。顾客只要说出需求,系统就能快速推荐合适的商品,并提供搭配建议。
图为店员整理夏日商品冷柜专区
此外,王丽丽在店铺一角打造了一个“夏日果蔬体验区”。结合AI生成的果蔬知识,她定期举办果蔬品鉴会和健康饮食讲座。比如,利用AI分析出夏季最受欢迎的果蔬组合,现场制作果蔬沙拉、鲜榨果汁,邀请顾客品尝;在讲座中,通过AI生成的图文资料,讲解不同果蔬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活动现场,还设置了AI互动问答环节,顾客答对问题就能获得优惠券。温馨的灯光下,顾客们一边品尝着新鲜美味的果蔬,一边学习健康知识,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分享到社交平台。
“周末能卖200多斤西瓜,体验区的试吃盘刚端出来就被抢光!”王丽丽笑着说,7月的周末客流量比转型前翻了三倍,收银机“叮咚”声此起彼伏,久违的“爆单”感终于回来了。
如今的富兴超市,玻璃门上贴着AI生成的“夏日水果地图”,货架间回荡着顾客与智能导购的对话,线上订单提示音和线下欢笑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王丽丽常站在店门口,看着拎着购物袋的街坊们笑着说:“这哪是‘续命’,是给老店换了条新跑道!”
AI这颗“夏日续命丹”,不仅让富兴超市从空店走向爆单,更证明传统零售的生命力——只要跟上时代脚步,老街坊的烟火气里,永远能种出新鲜的希望。(杜芃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