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这里,最新成果亮相!他们拿下大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1:5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1: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2025年富阳区志愿服务暨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汇报展演在区融媒体中心圆满举行。

区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许海波,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鹏,副区长黄泽出席活动,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盛晓晶、浙江省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副会长魏钧等嘉宾莅临现场指导。

志愿同行筑和谐

文明实践助共富

本次活动以“志愿同行筑和谐 文明实践助共富”为主题,由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社会工作部、杭州市富阳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共青团杭州市富阳区委员会主办,区融媒体中心(富阳文化传媒集团)承办,旨在大力挖掘、扶持、宣传全区志愿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推动我区志愿服务“聚合力、惠民生、促治理”总体目标走深走实,持续擦亮志愿力量奉献底色,积极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

区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许海波致辞。

他表示,近年来,富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广大志愿者紧密围绕中心大局,在社区治理、应急救灾、文明创建等多个领域,尤其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丰硕成果。一系列感人事迹与优秀服务项目涌现,为提升城市温度、涵养社会文明注入正能量,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本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搭建了互学互鉴平台,推动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化、项目化建设。

他要求,要坚持项目引领,打造专业品牌,优秀项目团队需优化设计,全区志愿服务组织要对标先进,聚焦“一老一小”关爱等重点领域,用好“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机制,推动从“活动化”向“项目化”“品牌化”发展;要强化资源整合,形成联动合力,各单位要协同联动,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枢纽作用,在政策、阵地、能力培养上提供支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人人参与的志愿服务格局;要弘扬志愿精神,共建文明富阳,结合“清风强基”行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进社区,引导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希望,全区携手并肩,用温暖关怀帮助他人,用真诚奉献传递爱心,以凡人微光汇聚城市大爱,用文明善举点亮富阳温度,为高水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富阳新篇章注入更强劲、更温暖的志愿文明力量。

优秀项目汇报展演

志愿者秀出风采

优秀项目汇报展演环节

一个个优秀项目依次登场,通过情景剧、宣讲、路演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

情景剧《一席三约礼润常安》

常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农村文明办宴宣导项目,依托红白理事会建立备案与应急机制,签订文明承诺书推行“光盘行动”,让农村“流水席”变身“放心文明席”。

宣讲《“公望红·星火计划”》

东洲街道民间讲解员陆人淼收集富阳本土革命故事和史料,通过“建展馆+作宣讲”的志愿服务模式,做大宣讲成效,打造党的理论和革命历史宣讲平台,用志愿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以服务行动厚植爱国情怀。

情景剧《小江馄饨融情记》

富春街道江滨社区益启爱社会组织聚焦社区融合困境,以“一碗馄饨”为纽带,搭建居民互动平台,促进社区群体融合,提升凝聚力与归属感。

路演《杏林少年行》

富春街道秦忆社区“‘HUI’聚力”志愿服务工作室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项目,整合资源让青少年在志愿活动中感受中医魅力,从学习者成长为文化传承者。

志愿风采秀环节

各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者身着特色队服登台,以情景走秀形式再现社会帮扶、助老爱幼等服务场景,展现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与志愿担当,赢得现场掌声不断。

富阳农商银行合唱团《让世界充满爱》

一批优质项目获奖

活动成效显著

本次交流展示活动自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区各领域的84个优质项目踊跃参与。经过多轮严格筛选,30个项目成功入围展演环节。最终,活动评选出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10个以及优胜奖15个。

此次活动挖掘、培育的部分优秀项目,还在全市相关项目大赛中崭露头角,斩获金、银、铜奖各1个,活动发掘创新成果、培育优质项目成效显著。

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富阳区志愿服务暨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汇报展演,是一次对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对未来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工作的动员与展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的热情,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推动富阳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实践支撑。(图片由章苗 张子艳 傅海洋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