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韵:深耕质量二十载,以技术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铸就智造新高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2 14: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消费电子行业高速运转的全球供应链上,质量是产品生命线,更是品牌护城河。当行业面临技术迭代加速、质量要求几何级提升的挑战,机械质量工程师则成为守护质量的关键力量。他们不仅要确保机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更要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时,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企业的产品质量保驾护航。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岗位上,肖韵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既能深入技术腹地破解工艺密码,又能领导团队构建质量长城。作为苹果公司结构品质工程经理,肖韵既手握多项专利技术,又擅长打破壁垒培育跨界团队,他用22年的行业深耕,成长为如今集技术创新与团队管理于一体的行业资深专家。

技术破壁者:从生产一线到创新前沿

1999年,当肖韵踏入哈尔滨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时,中国制造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毕业后,他确立“以技术扎根制造业”的志向,这份专注在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的铸造工艺设计师岗位上得到首次淬炼。在这里,他深入了解了机械制造的基础工艺,塑造了严谨的工程思维,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这段经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工艺环节都如同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随后,肖韵先后在索尼、TCL 通力电子、惠而浦中国担任 SQE(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在这些头部国际企业和外企工作期间,肖韵开始接触国际一流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供应商管理经验,深刻理解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他意识到,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链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关键。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他不仅严格把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还积极帮助供应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现了互利共赢。他回忆道:“与供应商的合作就像一场协同作战,只有双方目标一致,紧密配合,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肖韵技术突破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从带领开发消费电子行业第一批自动化光机检验设备替代传统的机构检具对结构尺寸进行准确有效的过程管控和出货品质检验,到使用纳米级材料分析设备比如扫面电镜,透射电镜,能谱仪,质谱仪等微观材料分析设备进行材料特征分析和失效分析,当防水性能成为高端电子产品的硬指标,肖韵发表的《电子产品防水气密机械结构创新设计措施》学术论文中,系统提出“材料-结构-工艺-检测”四维创新体系。他引入真空高压渗透,模内注塑等工艺实现复杂密封结构、推动CT/X-ray与超声波检测的工艺融合,成为行业解决IP68防护等级量产难题的重要参考,肖韵的这一创新技术也让以往“玄学般”的防水设计变成了可量化、可制造的工程科学。

从重型机械到消费电子,从索尼、TCL、惠而浦到苹果,肖韵的技术视野在跨界中不断拓宽,更在关键工艺上持续深耕。2011年,肖韵加入苹果采购运营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担任结构品质工程经理,这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苹果这样的行业巨头企业中,肖韵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也开启了以技术创新和领导管理的“双轮驱动”发展之路。

苹果产品对组装精度的要求近乎苛刻。面对“只允许从产品下方组装”的极限挑战,肖韵进行技术创新,主导发明的“自动升降旋转机构”以巧妙的双真空吸口设计、丝杆升降与旋转驱动复合结构,实现了精密部件的高效无损组装。这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不仅应用于产线,更成为行业微型化组装难题的标杆解法。

管理领航者:构建智能质量生态

技术专家的身份之外,肖韵更以独特的管理理念和领导力著称。作为苹果的结构品质工程经理,肖韵管理着包含6名工程师和30余名审计人员组合的复合团队,却创造出团队离职率长期低于行业均值,多名成员成长为苹果海外质量负责人的纪录。秘诀何在?“我要求团队成员做到三个‘C’:Clear(目标清晰)、Connected(沟通顺畅)、Challenged(持续突破)。”肖韵说道。他首创的“双周创新工作坊”机制,让工程师与供应商、生产部门直接对话,累计产生数千项工艺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案。

在全球化布局中,肖韵主导了苹果印度质量体系的战略建设。2023年,他亲自制定《MQA印度资源计划》,创新性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建立本地化审计团队,第二阶段开发供应商自审计系统,第三阶段培育本土管理人才。该计划不仅构建了完整的印度质量基地建设路线图,更首创"签证申请SOP",解决了跨国团队建设的核心痛点。目前首批印度审计团队已高效运作,覆盖当地80%的核心供应商。

面对传统质检的滞后性,肖韵还带领团队首创了 DIS 评分卡来评估供应商的问题预防能力,推动供应商不断改进,将质量管控从“事后灭火”升级为“事前免疫”。这一创新性的评估工具,为供应商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量化的标准,促使供应商主动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同时,在危机管理领域,肖韵也展现出卓越领导力。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期间,他连夜组建"供应链应急小组",24小时内完成数十家受灾供应商评估,首创"三级响应机制":一级供应商派驻审计团队驻厂支持,二级供应商启动替代方案预审,三级供应商实施远程数据监控。该机制最终保障了iPhone 13系列如期量产,被苹果全球供应链列为危机管理典范案例。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肖韵也展现出前瞻视野,他带领团队在质量管理数字化领域开发了“质量核心违规(QCV)调查指南”,将重大违规问题降低90%。该标准已被纳入苹果全球供应商培训体系,惠及超过500家合作企业,预计每年为苹果节省质检成本超10亿元。

肖韵独创"人才赋能金字塔"模型也极大推动了企业团队建设的稳定,他在基础层实施"影子项目制",让新晋管理者全程参与关键决策;发展层建立"双导师制",每位骨干同时接受技术和管理双轨培养;创新层搭建"全球讲台",鼓励成员担任APO认证讲师。该模型已培养出多名海外质量负责人,团队技术转化效率大幅提升。在2023年Brittles DRI岗位招聘中,他精准设计"情景压力测试",从众多候选人中锁定具备跨界能力的Louis Yang,该员工入职不久即主导完成关键供应商的工艺升级。

作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肖韵对趋势有着精准判断:“消费电子的下一个战场在材料科学与智能制造的交叉领域。”他领衔开发的J99 Orion金钯铑钌(AuP/RuRo)复合电镀工艺,通过400余次DOE实验,同时满足外观、可靠性、功能性三重标准,成功量产并成为行业高端电子元器件表面处理的标杆方案。

战略架构师:驱动全球质量革命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肖韵主导的"审计流程革命"影响深远。他发现全球各工厂存在近百项审计标准差异,立即组建"超核心团队",将数十家供应商的审计流程整合为统一智能系统。该系统创造性采用自动化采集关键参数、动态DIS评分实时预警、核心参数强制互锁三阶控制法。实施首年,Mac产品线因工艺偏差导致的返工率下降20%,该项目获苹果APO年度创新奖。

作为战略架构师,肖韵在质量体系升级中,推动的"数据完整性攻坚战"更具行业颠覆性。面对传统抽检的盲区,他开发动态IPQC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两个突破:一是根据实时良率动态调整抽检频率,二是通过历史数据预测故障窗口期,年节约质量成本上亿美元。而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肖韵也率先将质量大数据延伸至碳足迹管理。他主导开发的"绿色质量双轨系统",首次实现产品质量与环境绩效的联动监控,并通过材料替代和工艺优化降低产品及生产线的碳排放,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众多同事眼中,肖韵是“带着技术洁癖的攀登者”。工作之余,他痴迷登山运动,尤爱挑战未开发路线。“登山和攻关工艺很像——你要敬畏规律,但更要敢于在绝境中找新路。”这种信念支撑他穿越无数技术险峰和解决众多团队建设问题。当行业站在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作为一名复合型人才,肖韵也正以技术创新力与领导力为引擎,不断探索前行。

“怕困难就别干质量。”肖韵笑言,“我们脚下是万亿级产业链,肩上扛着亿万用户的体验。把每个细节做到120分,就是工程师的浪漫。”而这位永不停歇的攀登者,也正在智能制造的征途中,朝着山顶不断前行,并刻下了属于质量领域的新高度。(供稿:邓杰)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