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引纠纷 刚柔并济促履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2 14:4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22 14: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法官,我愿意配合,这就立马筹钱!”

“我不赔!我也是受害者,凭啥让我赔?”

近日,河南省平舆县人民法院的调解室内,两位被执行人截然不同的态度,让这场持续数小时的调解充满了张力。

这是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经法院依法审理,判决被告刘某赔偿詹某8万余元,被告张某赔偿詹某6万余元。判决生效后,两人均未履行义务,詹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迅速行动,第一时间采取财产查控措施,冻结被执行人刘某、张某名下的银行账户,防止财产转移,同时向二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随后,执行干警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组织三方进行调解。

“生效判决具有法律效力,逃避无法解决问题……”

法院调解室内,经过执行干警一番释法明理,张某的态度逐渐松动,低声说道:“也是……”但刘某突然打断:“不赔!我觉得太亏了,我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见刘某态度强硬,张某也话锋一转:“是啊,几万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确实有点困难。”

面对这一情况,执行干警随即采用“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与二人沟通交流,阐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在法律的强大威慑和执行干警的督促下,最终张某表示理解詹某的不易,并让其家人送来6万余元现金,当场履行到位。但刘某仍心存侥幸,在执行干警反复劝导及严明法律后果后,仍以没钱为由拖延执行。

面对刘某的顽固态度,为切实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执行干警依法对刘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彰显法律威严。

此次执行,是聚焦涉民生案件,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点滴缩影。今后,平舆法院将继续秉持“如我在执”理念,用执行力度捍卫民生温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