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20日,以“光聚绿能 储势而行”为主题,由哈密市人民政府、中国能建投资集团主办的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哈密市举行。国内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企业齐聚,共同探索光热与新型储能技术突破路径和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
大会期间,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投资集团凭借其多年在光热产业的深耕与领跑,“热度”高企。从知名“网红”光热项目到全球单期最大项目,无不引人关注,更是在会议交流研讨中被反复提及,项目照片频频“亮相”。
盛会启幕,共话光热产业高质量发展
选择投资集团作为大会联合主办方并非偶然。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在开幕致辞中以投资集团项目为例介绍哈密:“全国首批、新疆唯一的国家光热示范项目——中国能建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已成功商业化运营”,“国内装机最大的单体光热项目——中能建‘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等正在加快建成并网”。他表示,哈密是全国风光资源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哈密市将始终把成就企业梦想作为服务企业的主抓手,为企业提供最暖心服务、营造最舒心环境,共同推动光热与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交流会是哈密市与投资集团携手,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举措,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担当作为。”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茅向前在致辞时表示。他指出,投资集团作为中国能建的旗舰与核心投资平台,在哈密新能源投资开发建设上进行了深入实践,在培育新能源、新型储能等战新及未来产业发展,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协同发展上积累了宝贵经验。投资集团将充分发挥中国能建全产业链优势和“投建营”一体化、专业化优势,在自治区及哈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央企担当、贡献能建力量。
作为国内第一批“敢吃螃蟹”投资光热项目的央企之一,投资集团布局光热正是看好光热产业未来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中林对在新疆发展光热产业也表示看好,更是在会后接受采访时,高度评价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他坦言,目前看中国能源仍为短缺,需要用一切可用手段满足能源需求,发展新能源则是必经之路。新疆光照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更适合因地制宜发展光热相关技术,将光热作为重要能源发展抓手,积极发展下一代光热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也指出,能源电力系统绿色化势在必行,经济储能技术是利用可再生新能源的关键,也是为未来算力、数据中心提供绿色能源的基础。
标杆引航,一体化发展筑起绿电新基地
大会前夕,中能建“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汽轮机基础顺利完成浇筑,被国央媒等众多主流媒体和国务院国资委官方网站关注并密集报道。项目光热发电装机容量跨越式从50兆瓦到150兆瓦,引领着新一代光热向大容量、高参数机组迈进,这背后更是我国光热发电技术的长足发展——示范项目成功实现了核心设备国产化率99%以上目标,向国际最高水平加速追赶,这座新疆最大单体光热项目已蓄势待“发”。
“光热发电兼具大容量长时储能特性,还能够提供宝贵的系统转动惯量,是兼具新能源发电、大容量长时储能和系统友好特性的‘3合1’技术路线,其系统性价值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刘亚芳在演讲时表示,“积极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将有力促进“双碳”目标的贯彻实施。”
中能建“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的设计初衷正是将光伏发电与光热发电深度融合,其配套的8小时高温熔盐热系统无缝接续,持续稳定输出电力,有效转化传统光伏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
从“不稳定”到“可调节”,不仅填补了光伏夜间出力空档,更重要的是,这种储热能力使整个联合体具备了根据电网需求灵活调节出力的特性,显著提升了电力品质和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极大提升了区域新能源的消纳水平,也在荒漠极端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支撑。
未来可期,规模化发展已成行业共识
大会期间,多位专家提到一组“小众”数据:根据《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蓝皮书2024》信息,截至2024年底,我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建成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83.8万千瓦——我国光热发电装机占比仅为0.025%。
看似“冷门”的光热产业实则也显现出光热发电产业广阔的发展机遇与潜力,与会专家学者对光热产业均表现了态度积极,也有国内研究机构认为我国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序幕已拉开。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曾表示,光热发电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技术。近年来,光热发电技术进步迅猛,成本下降较快,有望成为主力能源之一。
会议期间,“哈密光热技术研发中心”重磅揭牌。资集团新疆公司与多家单位联合产业链企业共建,该中心将聚焦30万千瓦级光热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攻关,为在哈密打造百亿光热产业集群注入创新动能。
同时另一方面,投资集团还在不断深化“示范”的意义。2025年,受到国家能源局委托,投资集团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牵头编制我国首部光热发电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太阳能光热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年底前将完成送审并推动标准发布实施。有关专家表示,规范的制定是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基础工作,将为项目设计、建设、运营提供统一的安全标尺,将进一步推动光热发电企业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本质安全能力提升。
已在新疆拥有“三大光热”的投资集团,正用“胡杨精神”将“沙戈荒”的荒芜种成另一种“绿色”,将荒漠阳光转化为稳定绿电,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书写新的实证样本。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