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坚守 重庆公安用汗水筑牢夏日“安全屏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8 13: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18 13: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连日来,重庆市持续高温天气,热浪炙烤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面对酷暑“烤”验,重庆公安民警辅警头顶骄阳、脚踏热浪,用汗水浇筑安全基石,以坚守书写为民初心,斑驳汗水浸染的“藏青蓝”,成为夏日里最沁人心脾的“清凉色”。

紧急救援:争分夺秒护送伤者就医

近日,正值晚高峰期间,大渡口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指挥中心接到紧急求助:一名重伤患者需从九龙坡区翼龙路紧急转院至大渡口区红楼医院救治。接警后,支队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令正在西城大道执勤的骁骑队员余黎明前往接应。

5分钟后,余黎明在双山隧道入口处顺利接应到载有患者的白色越野车。当时正值晚高峰,西城大道车流量大、通行缓慢。凭借丰富的路面经验,余黎明精准预判车流动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驾驶警用摩托车以最快速度穿梭于车流中,为救护车辆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从接应点到红楼医院,全程约5公里路程,平日需20余分钟车程,在警民合力下仅用时7分钟即安全抵达。直到确认伤者被迅速送入急诊室并得到妥善救治,余黎明才返回执勤岗位继续开展工作,警服已被汗水浸透。

温情守护:暖心帮助走失老人归家

近段时间以来,铜梁区公安局民警辅警在持续高温下连续救助两名走失老人,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安全,获得老人家属诚挚感谢。

7月7日10时许,铜梁区公安局大庙派出所接警称,金桂大道路口有一名老人独自徘徊,疑似走失。民警辅警赶到现场后,发现老人神情焦急、言语不清,无法准确说出家庭住址和家人联系方式,立即将老人带回派出所休息,为其递上温水、驱散暑气。

通过细致核查,民警了解到老人姓张,今年77岁,并运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系统查询到老人的具体住址,及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原来,老人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症,当天趁家人不注意独自出门,走着走着就迷了路,还好遇见好心人及时报警救助。

无独有偶,7月11日,大庙派出所接到辖区居民刘先生报警,称其86岁的父亲刘大爷走失近24小时,家人寻找无果,心里十分焦急。民警兵分两路,一路调取监控,一路走访排查,顶着烈日展开“地毯式”搜寻,最终在金桂村一处小树林里找到体力不支的老人,将老人安全护送回家中。

花式普法: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炎炎夏日,重庆市云阳县外环大道阴河坝成为辖区居民纳凉休憩的好去处。近日,云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组织20余名警校学生,把反诈宣传搬进了这个“清凉港湾”,将安全防线融入群众纳凉休闲的“烟火气”。

活动现场,民警手持麦克风,通过院坝宣讲,用“方言土语”拆解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取消会员扣费等常见诈骗伎俩。在大屏幕上,反诈短视频循环播放,以生动剧情揭露诈骗分子的“千层套路”。

宣讲结束后,民警与警校学子穿梭在纳凉群众中,向大家派发反诈宣传单、反诈清凉扇,并指导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骚扰拦截功能,提醒群众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时刻绷紧防诈之弦。

“这样的宣传接地气、听得懂、记得住,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我们以后一定会提高警惕!”现场不少群众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借助纳凉点人流集中优势,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掌握防骗知识,现场累计发放反诈宣传单5000余份、反诈清凉扇100余把,进一步扩大了反诈宣传覆盖面。

烈日灼灼,初心如磐。从争分夺秒的紧急救援,到贴心细致的温情守护,再到创新形式的反诈宣传,重庆公安以汗水诠释责任,用行动守护平安,在高温“烤”验下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图片由刘思涵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