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细雨中的特殊思政课,让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的学子们终身难忘。站在常泰长江大桥建设现场,全国劳动模范何健忠指着蜿蜒的桥体动情讲述:“通车后,泰兴到常州车程将从2小时缩至20分钟,沿线200万群众直接受益!”鲜活的场景、滚烫的数据,瞬间点燃了青年学子眼中的光——这座世界级工程背后,正是何健忠连续5年提交议案、连夜协调保护生态的执着坚守。这一幕,成为该校“追随劳模足迹 践行时代担当”主题社会实践的生动缩影。
全国劳动模范何健忠指着蜿蜒的桥体动情讲述
行走的课堂:思政教育“破墙”焕新
6月17日至22日,学院突破传统教室边界,将思政课堂搬进泰兴邮政作业现场、织梦农场直播间、杨根思烈士陵园等10余个实践场景。当00后学生在劳模工作室亲手触摸泛黄的群众感谢信,他们在实践日志中写道:“何健忠劳模‘视邮件如亲人’的‘三个亲人’理念,让我真正读懂了爱岗敬业的重量。”;在织梦农场的直播间,学生们化身“带货达人”,与新农人费琳琳老师联袂直播,将当地新鲜蔬菜送上“云端”;走进全国文明村印达村,在何健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化身活力满满的“新农主播”,开启新一轮助农直播。
乡间直播练就兴农本领
深度浸润实践:促成角色蜕变
区别于传统报告会的单向灌输,此次活动精心设计深度参与环节,推动青年从精神认同迈向行动自觉。在“围桌对话”环节,青年学子与劳模何健忠面对面畅聊“基层坚守的动力”,何健忠掏出珍藏的工作笔记分享心路:“每解决一个难题,就多一份被需要的幸福”,质朴话语引发强烈共鸣,完成精神的接力与价值的传承。实践更强调角色转换与亲身体验:学生们走进调解室,零距离观摩劳模如何运用“情、理、法”艺术化解矛盾纠纷;在企业座谈中模拟客户沟通,真实体验岗位挑战。这种从“走近”榜样到“走进”情境、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乃至“践行者”的身份转变,极大强化了教育实效。
师生代表与劳模围桌而坐
解码精神内涵:深化青年担当
如何让“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直抵青年心灵?在跟随劳模拜访企业过程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何健忠“耐心听诉求、细心找症结、责任心化坚冰”的“三心工作法”,深刻感悟其扎根基层40年的智慧与情怀。在黄桥战役纪念馆,英雄“三个不相信”的宣言与劳模“一辈子守初心”的坚守交织碰撞,揭示出“劳模精神是英雄精神在和平年代延续”的深刻内涵,引导青年理解忠诚、奉献、攻坚克难的时代担当本质相通。
细雨浸润大地,思想照亮征程。当青年学子在杨根思烈士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在田间地头进行助农直播,在智能分拣线上探讨行业未来,这场“行走的思政课”正实现着最深刻的育人转化——从认知认同到自觉行动,让青春与劳模精神在时代征程中同频共振。(图片由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任怡 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