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筑梦.共育桃李——北京援疆2025年和田市教育教学专业交流培训项目在京启动

援疆筑梦.共育桃李——北京援疆2025年和田市教育教学专业交流培训项目在京启动

来源:鲁网 2025-07-17 11: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12日上午,北京强师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市隆重举行2025年和田市教育教学专业交流培训项目第一期(语文班)开班仪式。此次开班仪式由班主任孙中裕主持,北京强师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刘宇飞、培训班领队和田市第五中学曹国新老师以及全部参训教师共同出席。

北京强师科技有限公司领导刘宇飞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代表公司对全体参训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参与筹备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致以衷心感谢。

刘宇飞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语文教育更是承载着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的重要使命。他强调,和田市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本次培训旨在通过专业化的学习交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边疆学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座的各位都是和田语文教育的骨干力量,"刘宇飞表示,"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必将激发教育智慧的火花,收获丰硕的专业成果。"

在安全方面,刘宇飞特别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严格遵守培训纪律,确保教学秩序规范有序;二是增强安全意识,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三是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关注身体健康状况。

"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专业提升的良机,更是构建教育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刘宇飞勉励参训教师以归零心态投入学习,以开放姿态参与交流,将所学所获转化为推动和田教育发展的实际成效。

最后,刘宇飞表达了对培训活动的美好祝愿:"预祝本次培训圆满成功!期待各位教师学有所成,将先进教育理念带回和田,共同书写边疆教育的新篇章!"

和田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曹国新作为学员代表在开班仪式上作表态发言。这位来自边疆的教育工作者用真挚的语言道出了全体参训教师的心声。

"能够站在首都的讲台上发言,我既感到无比荣幸,又深知责任重大。"曹国新老师动情地说。他代表全体学员向北京强师科技有限公司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表达了诚挚谢意,感谢他们为边疆教师搭建了这个宝贵的学习平台。

曹国新老师坦言,作为长期坚守在边疆教育一线的教师,虽然每天都在辛勤耕耘,但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仍存在诸多困惑。"这次能够来到北京,近距离聆听专家指导、观摩名校教学、与各地优秀教师交流,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必将成为专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发言中,曹国新代表全体学员作出庄严承诺:将以"求学若渴"的态度投入学习,严格遵守培训纪律,确保学有所获;将带着边疆教育的实际问题参与研讨,努力将先进经验转化为适合当地的教学实践。作为领队教师,他表示将全力配合培训组织方,做好学员管理和服务工作。

"我们一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把首都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带回和田,让边疆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曹国新坚定地表示,"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必将以更专业的素养、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为和田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班主任孙中裕就培训纪律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纪律是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希望全体学员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精神面貌完成学习任务,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开班仪式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全体参训教师满怀期待,正式开启了精彩的研修之旅。

首场专题讲座精彩开讲 弘扬教育家精神开启学习新征程

在开班仪式结束后,培训课程立即进入实质性学习阶段。首场专题讲座特邀教育专家周强教授,为全体学员作了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和践行路径》的专题讲座。

周强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阐释了"教学评一致性"的现代教育理念。他强调,实现真正的教学评一致性,需要构建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闭环系统:学习目标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北斗导航",既指引教学方向,又确立评价标准;教学实施是达成目标的关键路径;而科学评价则是检验目标达成度的必要环节。只有当三者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才能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讲座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深刻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定位,并从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核心要义:一是把牢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二是聚焦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站稳人民立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四是强化师资保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讲座还结合最新政策文件和典型案例,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整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参训学员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为后续培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