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以“共赢链”破局“脱钩断链”,中国开放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

【中国网评】以“共赢链”破局“脱钩断链”,中国开放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来源:中国网 2025-07-16 21: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专注于供应链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自2023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已成为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中外企业及机构参展,其中境外参展商占比3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

与前两届相比,本届链博会特别增设了创新链专区,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展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创新全链条。本届链博会还将首次发布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绘制产业链可视化图谱,并推出超100项首发首秀技术,进一步强化该平台的国际影响力。

链博会的常态化举办,是对中国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的生动注脚。前两届链博会累计促成合作项目金额超3000亿元,众多中外参展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在第二届链博会上,GE医疗与厦门自贸片区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加强医疗设备供应链韧性;匈牙利与中国湖北省签约9个项目,总金额达302亿元;日本住友电工与多家中国合作伙伴签署约1亿元的光纤熔接机长期战略协议;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与中方企业签署了关于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料技术的战略合作备忘录……这些成果印证了链博会的核心价值:它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会,而是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合作平台。其“手拉手”“找朋友”的理念,有效抵制了部分国家所鼓吹的“脱钩断链”的逆全球化思潮。正如GE医疗中国副总裁陈和强所说:“期望通过链博会让大家意识到,我们的供应链是一个‘共赢链’。”

链博会向世界证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离不开中国的深度参与。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和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不仅是全球供应链的枢纽,更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在本届链博会上,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将第三次携手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广东展区的“六链一区”架构将展示从智能制造到绿色农业的完整生态;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科技创新企业将组成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集中亮相……这些中外企业的踊跃参展表明,中国供应链的优势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其开放、协同、创新的内在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链博会上,屡受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困扰的英伟达公司也将首次参展。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链博会前夕宣布,美国政府将允许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出售H20芯片,并强调中国市场对英伟达全球战略的重要性。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无疑释放出中美经贸关系回暖的积极信号,并且符合两国在日内瓦声明中所强调的“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

黄仁勋的表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商界对华合作的强烈意愿。事实上,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措施不仅未能阻止中国技术的进步,反而使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美国科技企业损失了大量中国市场份额。就在黄仁勋发声的当天,英伟达、AMD、美光科技等美国半导体企业的股价均大幅上涨,反映了市场对于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正轨的热切期盼。但同样应当注意的是,在黄仁勋访华前,美国两名国会参议员公开警告他不要与被美制裁的中国企业接触。这一政治施压暴露出华盛顿的反华势力仍然没有放弃遏华政策,仍在不遗余力地阻挠中美之间正常的交流。由此可见,尽管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但未来仍然面临不小阻力。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维护供应链稳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连续举办三届的链博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链博会的“链”不是“脱钩断链”的零和博弈,而是各国企业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共赢链”。中国通过这一平台向世界宣告:只有坚持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未来,中国将继续以链博会为纽带,与各国携手强化供应链韧性,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编审:蒋新宇 张艳玲 蔡晓娟

【责任编辑:万月英】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