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1日,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平安法治行:反诈禁毒宣讲实践团”赴渝北区统景镇滨河社区开展为期两天的宣讲调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筑牢乡村安全防线,服务乡村振兴。活动针对一老一小精准施策,敲门入户普及知识,也同步提升了团队能力。
一、入童心,暖桑榆,侦情护朝夕
活动伊始,刑事侦查学院特色社团——重庆市反诈宣讲团与西南政法大学大学生禁毒宣讲团,联合开展了生动有趣的法治宣讲。
反诈宣讲:警惕陷阱,守护钱包
反诈宣讲团以“警惕刷单陷阱,守护青春钱包”为主题,生动还原诈骗手法。宣讲员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刷单骗局,强调“三不”原则:不垫钱、不转账、不透露。同时指出,刷单不仅易受骗,更可能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宣讲团呼吁:“莫贪小利掉入陷阱,合法途径才是正道”,遇可疑情况拨打96110。
禁毒宣讲:寓教于乐,筑牢防线
禁毒宣讲团则化身“禁毒小老师”,为小朋友带来沉浸式教育。通过精美卡通幻灯片和情景故事,生动讲解K粉、冰毒等毒品的危害,直观画面令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其可怕。禁毒知识大闯关环节气氛热烈,通过提问“彩色跳跳糖能吃吗?”和展示吸毒工具仿真模型,加深了孩子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构筑防毒屏障。
国家安全宣讲:人人有责
宣讲员还宣讲了《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宣讲员以知识竞答形式,深入浅出阐释“行稳致远”内涵,涵盖政治、经济、网络、生态等安全领域。针对青少年群体,列举真实案例,讲解安全隐患,系统提升其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实践:禁毒桌游
刑事侦查学院联合禁毒宣讲团创新研发禁毒教育主题互动桌游。该桌游融合真实案例与禁毒知识,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趣味问答等环节,通过沉浸式游戏体验,帮助青少年深刻认知毒品危害、掌握防毒拒毒技能,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全民禁毒防线提供了生动载体。
二、访商问户,调研宣传零距离
7月10日下午,宣讲团成员变身“法治轻骑兵”,兵分两路两人一组,走商铺,敲户门,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调研,并宣传普及反诈和禁毒的知识。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宣讲员们耐心解答,并详细记录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宣讲+调研的方式,既让法治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又形成了一份份沾泥土、带露珠的调研报告,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这种“送法上门”的服务,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三、回炉再造,夯实根基强本领
7月11日下午,宣讲团奔赴渝北分局座谈交流,向一线反诈和禁毒民警继续求教,拓识增慧,充电蓄能,为来年的三下乡做准备。渝北区公安分局禁毒支队、刑侦支队相关负责同志,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薛楠、芦丹老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上,警方代表深入阐述了当前反诈禁毒领域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该院学生聚焦热点议题和自身关切踊跃提问,与会警官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未来,刑事侦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与渝北区公安分局的合作机制,依托“法律+科技”的学科建设优势,切实推动学法守法工作向纵深发展、落地见效。
本次活动覆盖社区居民八百余人,收集调查问卷一百二十五份,既解答了村民的疑问,又显著提升了村民对三类安全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尤其是面向老人和儿童的宣讲,小朋友踊跃学习知识,老人们凝神辨识真伪,朝夕之间筑牢乡村安全防线。活动结束后,滨河社区苏霞书记为这次宣讲点赞,希望以后能与西南政法大学有更多交流,携手共进。(薛楠、陈润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